基金抱团新趋势:AI基金业绩狂飙,科技赛道成新宠
AI导读:
今年下半年超400只主动基金净值涨幅超30%,公募抱团行为强化,本轮基金抱团更极致,业绩兑现快。科技赛道成新宠,人工智能板块受青睐,但需警惕交易拥挤等风险。
抱团AI基金业绩狂飙,基金投资呈现新趋势。
今年下半年,超400只主动基金净值涨幅超30%,其高度重合的重仓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胜宏科技等科技股,反映出公募抱团行为再度强化,基金投资策略更显极致。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发现,与历史上的A股多次抱团相比,本轮基金抱团业绩兑现快,让基金经理调仓更坚决,在ETF与主动基金共同推动下,基金抱团股弹性更大,为基金经理贡献颇多超额收益,基金市场迎来新变化。
然而,交易拥挤、估值高企、技术迭代及海外政策等潜在风险也在积聚,市场需警惕极端共识回撤可能引发的流动性冲击,基金投资需谨慎。
基金抱团加速,科技赛道共识空前
公募基金“抱团”是指众多基金对某些行业、个股发展前景高度认同,进行集中配置和重仓持有的行为。A股历史上,曾出现多轮基金抱团行情,如2006—2007年基金抱团金融、地产等板块。当下,美股基金长期拥抱科技股,美国科技龙头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比例不断上升,科技股成为基金投资新宠。
在上一轮基金抱团中,消费、医药、新能源等结构性行情不断演绎。但随着行业景气度变迁,上一轮的基金抱团股逐渐瓦解。与此同时,一些公司正被基金扎堆增持,成为基金经理新的“心头好”,基金投资方向发生转变。
每轮基金抱团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龙头公司总能跻身基金核心持仓。基金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主动基金全部持仓前20大股票出现明显切换,多属于新消费、人工智能等成长领域,其中尤以科技股居多,科技股投资成为新热点。
主动基金中,持有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等产品数量相比去年底均增加了超200只,基金抱团势头显著强化。更重要的是,这批新抱团股贡献了惊人的超额收益。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统计显示,主动基金半年报全部持仓前20大股票7月份以来平均回报达到42%,全年平均回报更是高达103.8%,远远超过全市场各大主流指数同期表现,基金投资收益显著。

与之对比强烈的是,以2023年末为时间节点,主动基金彼时全部持仓前20大股票今年的平均回报只有35.82%;以2024年末为时间节点,平均回报为51.71%,都远不及主动基金最新全部持仓的回报,凸显此次基金抱团成效。
新一轮抱团显现新特征
值得关注的是,当下的基金抱团股出现新变化。随着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深化,公募基金不断南下,争夺港股优质龙头资产定价权。现在,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等占据了主动基金全部持仓前20大股票中的5个席位,港股投资成为新方向。
人工智能板块成为时代背景下的基金抱团新宠。新易盛、中际旭创等最新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公司,成为主动基金配置人工智能板块的首选标的。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超1000只主动基金持有光模块龙头新易盛,基金对科技股的配置热情高涨。
除了行业板块层面呈现的新特征,此次基金抱团节奏更快、业绩更扎实和风格更极致。主动基金的基金经理调仓换股更迅速和果断,如2022年底,仅有162只主动基金持有新易盛,而最新数据则显示1062只基金持有新易盛,基金投资策略更加灵活。

业绩更扎实也是此次基金抱团股的重要特征。与历年基金抱团中出现的主题投资不同,此轮基金抱团股业绩释放较快,市场预期较为一致。不少追求极致弹性的基金经理几乎全仓转向景气行业龙头公司,这种高锐度的操作旨在极致追求超额收益,基金投资风格更加激进。
另外,在资金流向方面,ETF等被动资金涌入核心指数成份股,也在资金层面强化了抱团效应。国内ETF规模近年来不断增长,一些基金抱团股被纳入核心宽基指数后,被动资金买盘推动股价飙升,呈现出更为显著特征,基金市场资金流向发生变化。
警惕共识背后的风险
基金经理追求超额收益,这必然会让主动基金更加极致抱团。但当 “抱团” 走向极致,便会从 “收益共享” 转向 “风险共担”。即便此轮基金抱团公司拥有更扎实的业绩支撑,但是在股价过度透支预期下,也会引发剧烈波动,基金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一些公司在技术上拥有先发优势,一旦出现政策调整或技术路线突变,行业格局势必会发生变化,导致抱团基础瓦解。历史上也已多次验证此类风险,如2021年新能源板块泡沫破裂便是前车之鉴,彼时行业增速不及预期,股价迅速回调,主题基金净值腰斩,基金投资需防范历史重演。
此外,基金抱团离不开资金的持续净流入。当市场情绪转向或增量资金停止净流入时,很可能会引发流动性踩踏。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 “风格轮动” 特征,当抱团赛道估值过高、性价比下降时,资金会转向估值更低、业绩更稳定的板块,引发风格切换,基金投资需紧跟市场变化。
尤其需注意的是,ETF等被动产品规模巨大,申赎波动将被放大到股价中,进一步加剧整体波动,基金投资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