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类基金发力,重塑投资者信任显成效
AI导读:
市场行情向好,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修复,但投资者赎回现象浮现。机构指出赎旧买新及过往亏损是主因。基金公司多管齐下,限购、设研究中心等举措修复信任,致力于创造持续回报。
主动权益类基金发力重塑信任,市场回暖显新机
市场行情向好,基金净值持续修复,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显著提升。统计数据显示,超三分之一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已走出近3年的低谷,但投资者赎回现象也随之浮现。目前正是此类基金发挥专业优势的阶段,投资者为何犹豫?机构人士指出,“赎旧买新”及过往亏损影响是主因,信任重建需行业共同努力。“信任弥合需要时间,更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沪上某基金公司高管表示。
多重因素影响持基心态,赎回潮背后的心理剖析。“最近市场不错,你们的业绩也挺好,规模应该有增长吧?”“事实上最近赎回还挺多。”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多只绩优主动权益类基金遭遇赎回。某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普通投资者亏损5%及回本时易形成赎回高峰,“明星基金”更被“手动定赎”。天风证券研报显示,基金回本过程中存在“解套赎回”,回本当季及下一季度面临超额赎回压力,形成“回本微笑曲线”。
基金公司多管齐下,修复信任促发展。“业绩需要修复,投资者的信任同样也需要修复。”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强调。今年以来,从公司到渠道,均将持有人利益放在首位。银行渠道推介产品时相当克制,主推“固收+”基金。8月以来,多只绩优基金限购,如中欧基金旗下产品调整申购上限。此外,华夏基金设立“投资者回报研究中心”,构建“投资获得感评价模型”,提升投资者体验。永赢基金则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致力于创造持续回报,成为投资者值得信赖的伙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