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场“翻倍基”增至13只 创新药基金领跑
AI导读:
全市场“翻倍基”从4只增至13只,多只主动与被动基金实现净值翻倍,创新药板块成为最大赢家,5只港股创新药ETF跻身其中,展现资金对创新药领域的高度聚焦,但需警惕潜在风险。
医药赛道狂飙突进,多只主动与被动基金实现净值翻倍。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31日,全市场已有13只公募基金今年以来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突破100%。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43.24%的涨幅领跑,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中银港股通医药A紧随其后,收益率均超110%。
不仅主动权益基金涨势强劲,指数基金的净值也在飙涨。5只港股创新药ETF集体跻身“翻倍基”阵营,反映出资金对创新药领域的高度聚焦。
创新药引领结构性行情
“翻倍基”名单勾勒出资本市场的核心脉络:创新药板块成为最大赢家。13只产品中,名称直接包含“医药”“创新药”的基金多达11只。从产业数据看,创新药板块的产品收入和对外授权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营收层面,A股、H股及A+H股创新药公司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随着2025年中报预告陆续发布,创新药盈利企业数量有望进一步扩大。
中银港股通医药A基金经理郑宁表示,港股创新药相较A股同类资产具有质地更优、估值更低的双重优势,因此更看好港股创新药未来的表现。
被动指数型产品异军突起
“翻倍基”阵营中有5只均为被动指数型基金,成为年内市场的重要特征。这些ETF均跟踪港股创新药指数,凭借费率优势,在行业普涨行情中展现出独特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创新药ETF的追捧已现非理性迹象。7月30日华宝基金发布港股通创新药ETF溢价风险预警。
业内人士认为,被动产品的批量登榜预示着市场生态的深层变化。这一趋势将倒逼投资机构在保持主动管理能力的同时,更精准地把握工具化产品的定位与运用。
最大上涨已经过去了?
尽管创新药基金风光无限,专业机构对潜在风险保持清醒认知。“翻倍基”高收益的另一面,是行业固有的高波动属性。上市基金研究机构工作人员提醒,当前涨幅已积累一定风险,投资者需关注企业研发管线进展、商业化能力及全球流动性变化。
多位基金经理亦透露出审慎态度。平安基金经理神爱前直言创新药港股主流标的最大上涨或已逝去。华夏基金策略团队建议,对港股创新药恐高的投资者,可以布局A股创新药等相对涨幅滞后的细分方向。
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翻倍基”作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概念,很可能开启新一轮市场循环,这种循环效应值得投资者警惕。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原标题:全市场“翻倍基”从4只增至13只!5只港股创新药ETF跻身其中,还能追涨吗)
(责任编辑:126)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