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权益市场和商品市场走高,债市压力增加,上证指数再创新高,纯债型基金连续净赎回,保险机构减持国债。成长与价值不矛盾,杠铃策略受关注,债券ETF逆流而上,30年期国债与科创债流入趋势明显。

近期,权益市场和商品市场双双走高,债市压力显著增加。7月21日,上证指数再创年内新高,股市持续保持强势,截至7月25日收盘,上证指数收于3593.66点,周内涨幅达到1.67%,机构资金风格发生改变。债基申赎指数数据

7月21日至25日,纯债型基金连续五个交易日呈现净赎回态势,多只债基产品发生大额赎回。实际上,保险机构已经连续3个月减持国债,险资的转向值得关注。

成长、价值并非矛盾,“杠铃策略”关注度仍较高

近年来,避险资金持续涌入债基,公募债券型基金规模达到了10.9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随着权益市场的不断走高,风险偏好强化,削弱了债市的情绪。但当前债市收益率仍然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市场预期逐渐修正悲观预期,债券收益率持续上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对比沪深300点位

机构投资者对于“杠铃策略”关注度仍较高,资金在攻守之间灵活切换。这两类债券ETF逆流而上

许多场内债券ETF的份额却不降反升,其中超长期国债与科创债成为了逆流而上的代表,30年期国债与AAA科创债整体流入趋势明显。资金流入前十位ETF

从逻辑来看二者机构的加仓逻辑是有区别的,资金趁机“抄底”30年国债意图明显,科创债ETF兼具债券的稳健性与ETF的便捷性,带来了一定投资机会。这两类债券ETF目前均处于震荡探底阶段,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和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表现较为突出。相关数据

相关机构指出,短期债市或仍有情绪性震荡,不过回调空间较为有限。今年债市结构性机会较多,每轮债市调整均是较好的介入机会。(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