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7月下旬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明星基金经理调仓动向明显。刘格菘转向军工与新消费,张坤加仓白酒,崔宸龙聚焦固态电池与AI。调仓折射共识与分化,静待政策与科技双驱动。

  7月下旬,公募基金二季报密集披露,明星基金经理调仓动向浮出水面。面对二季度震荡分化的市场,他们在持仓结构上进行了显著调整:刘格菘大幅转向军工、新消费与港股互联网;张坤坚定加仓白酒并减持部分科技龙头;崔宸龙则聚焦固态电池与AI技术突破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季度成长板块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这三位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旗下产品普遍遭遇净赎回,业绩表现亦不突出。但是,三位基金经理对下半年宏观环境的预期均趋于谨慎乐观,组合管理更强调“反脆弱性”。

  刘格菘:减持新能源半导体,转向军工与新消费

  广发基金刘格菘管理的6只基金季报显示,其二季度持仓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前期重点布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赛力斯、亿纬锂能)和半导体设备公司(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遭遇大面积减持。与此同时,刘格菘的布局重心明显向军工、新消费及互联网倾斜。港股成为重要阵地,广发行业严选的前四大重仓股均为港股。德业股份在广发小盘成长中也获得40%的增持。

  业绩方面,刘格菘旗下基金二季度表现平淡,伴随业绩承压,6只基金在二季度均遭遇净赎回。刘格菘解释道:“中美关系以及海外地缘冲突对商品市场的影响阶段性冲击市场。”展望下半年,刘格菘认为:“随着海外进入补库周期,地缘冲突逐渐缓和,我们对国内经济的韧性保持乐观态度。”

  张坤:逆势加仓白酒,强调长期估值吸引力

  易方达张坤的调仓展现出对消费板块的坚守。其管理的多只基金二季度显著增持白酒类个股。减持动作则集中在科技领域,腾讯控股在张坤管理的多只基金中被一致减持。易方达亚洲精选还减持了台积电、阿斯麦等海外科技龙头,转而加仓阿里巴巴-W、华住集团-S。

  针对市场普遍存在的悲观情绪,张坤表示,当前持仓公司的估值已充分反映未来盈利下滑的预期,“悲观预期终将被打破”。他强调“判断什么发生”比“判断何时发生”更重要,并指出长期国债收益率处于与经济发展潜力不匹配的低位是市场情绪低迷的关键标志。“低估值叠加可观的股东回报,对长期投资者极具吸引力。”

  崔宸龙:押注技术突破,聚焦固态电池与AI

  前海开源基金崔宸龙的二季报则透露出对前沿技术产业化的密切关注。其管理的基金重点加仓了固态电池领域标的,盛弘股份、金盘科技在前海开源沪港深新机遇中持仓分别增加25.82%和48.09%,成为前两大重仓股。法拉电子也获得多只基金增持。

  与此对应,中国联通、芯原股份、山东黄金等个股遭明显减持。崔宸龙在季报中多次提及对机器人、人工智能2025年终端应用落地的期待,并看好低空经济机遇。尽管他仍关注能源革命的长期机会,但传统新能源赛道个股已淡出其核心持仓。业绩方面,除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录得4.25%正收益外,其余产品表现平淡,5只存量基金遭遇净赎回。

  专家解读:调仓折射共识与分化,静待政策与科技双驱动

  “三位顶流操作虽有差异,但降低高波动成长股暴露、提升组合均衡性是共同特征。” 沪上某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指出,刘格菘转向军工消费、张坤坚守低估值白酒、崔宸龙布局技术突破赛道,本质上都是对二季度市场风险偏好下行的应对。新能源与半导体前期估值承压促使基金经理寻找新抓手,而港股互联网、必选消费、军工等板块的防御属性与政策利好成为避风港。

  某公募基金研究员则认为,头部基金经理对港股的战略增持值得关注。他同时提醒,二季度基金普遍净赎回的现象,反映投资者信心仍有待修复,业绩改善是留住资金的关键。

  对于后市,专家观点与基金经理形成呼应。前述分析师强调,“反内卷”政策的实质落地与海外宽松周期启动,将成为下半年A股核心变量。“刘格菘看政策、张坤看估值、崔宸龙看科技突破,三者共同指向经济内生动能的修复需要时间,但过度悲观已无必要。在高端制造、国产替代、新消费等领域的结构性机会,更可能成为超额收益来源。”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