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市场回暖下的公募分化:小型公募面临挑战
AI导读:
今年以来基金发行市场有所回暖,但红利并未惠及所有公募机构。多家小型公募仍无新产品成立,面临规模压力和清盘危机。业内人士指出,小型公募需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否则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今年以来,市场震荡上行,基金发行市场也有所回暖,ETF、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等产品发行火热。
不过,发行市场回暖之际,仍有公募“颗粒无收”。今年以来,华宸未来基金、新沃基金、前海联合基金等公募仍未有新产品成立。其中,华宸未来基金已经三年未有新基金成立。
业内人士指出,许多小型公募缺乏有号召力的绩优基金经理,因而新产品发行难度较高。此外,极个别公募股权结构不稳定,内部治理不够完善,难以集中资源推进新产品发行进程。
缺乏新产品发行的同时,部分公募的存量产品也正面临清盘危机。部分公募通过召开持有人大会的方式保壳。不过,如果产品的业绩、规模依然难见起色,即使勉强保壳,也难以为公司减轻规模压力。在当前的市场环境,这些小型公募的规模压力依然会长期存在。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部分小型公募甚至可能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多家公募年内仍无新产品成立
记者梳理巨潮资讯网公告后发现,截至7月15日晚间,华宸未来基金、新沃基金、前海联合基金、长安基金、瑞达基金、九泰基金、淳厚基金、江信基金等公募今年仍未有新基金成立。
其中,华宸未来基金已经三年未有新基金成立。该公司官网显示,该公司旗下目前共有华宸未来稳健添利债券、华宸未来价值先锋、华宸未来稳健添盈债券三只基金,分别成立于2013年8月、2020年1月和2021年12月。
可见,尽管今年以来基金发行市场有所回暖,但这波红利并未惠及所有公募机构。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极个别公募由于内部治理混乱、股权结构不稳定等问题,难以集中资源推进新产品发行进程,甚至连‘拿批文’这第一步都迈不出。”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发行市场回暖,但有些小公募没有业绩优异且具备号召力的基金经理,因而想推出新产品依旧存在较大难度。“公募行业现在二八分化效应非常明显。许多实力不足的小型公募难以在REITs、浮动费率基金、ETF等赛道竞争,只能努力发行传统的主动管理型基金。而部分小公募的基金经理团队缺乏渠道和投资者的认可,即使推出新产品也难以成立。”一中型公募渠道人士如是说。
存量基金濒临清盘,基金管理人忙保壳
没有新产品成立的同时,部分公募的存量产品也正面临清盘危机。
以淳厚基金为例,今年以来,该公司旗下的淳厚稳惠债券、淳厚瑞和债券、淳厚利加混合、淳厚益加增强债券等十余只产品都曾发布清盘预警。
新基金发行暂时停滞,若存量基金也清盘,会造成更大的规模压力,因而部分公募会通过召开持有人大会的方式为产品保壳。
以淳厚基金为例,该公司旗下的淳厚稳惠债券于今年4月公告称将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持续运作议案。此外,淳厚稳宁6个月定开债券、淳厚稳惠债券、淳厚添益增强债券、淳厚瑞和债券等产品也通过召开持有人大会保壳。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保壳只是权宜之计,如果产品的业绩、规模依然难见起色,即使勉强保壳,也难以为公司减轻规模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今年仍未有新产品成立的基金公司中,多数已经面临较大的规模压力。以长安基金为例,该机构在去年年末的公募管理规模为176.77亿元,而在今年一季度末,该机构的公募管理规模已降至139.94亿元。此外,瑞达基金在去年年末的规模仅为0.97亿元,而今年一季度末则进一步缩水至0.93亿元。
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这些小型公募的规模压力依然会长期存在。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部分小型公募甚至可能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上述渠道人士对记者表示,“前几年市场不好时基金业绩表现不佳,代销机构也面临很大压力。一直以来,代销机构对小型公募的产品就非常谨慎,而经历了前几年的市场波动之后,代销机构会更加谨慎。在这种大环境下,小型公募想突围是非常难的。或许只有通过打造绩优标杆产品或基金经理,或者借助股东变革、引入优质股东进行彻底改革,才有可能找到突围的机会。”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