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揭晓,创新药基金表现突出,年轻基金经理崭露头角。绩优基金经理平均年限仅3.8年,年轻化趋势明显。基金公司通过老带新模式培养新人,构建人才梯队。

  2025年上半年落幕,公募基金“半程”业绩出炉,创新药基金扎堆排名前列,一批年轻基金经理的名字开始被市场熟知。

  今年上半年绩优基金经理更为年轻化,前十基金经理平均年限3.8年,低于全行业平均。11名中有5名投资年限在3年以下。

  “管理较小规模的基金,面对赛道的大行情,集中度越高,才能更有锐度。”某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表示,其敢于出手重仓创新药,取得相对靠前的业绩排名。

  年轻基金经理业绩拔尖并不意味着老牌基金经理的落后,而是更为契合当下极致的市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强调产品线的丰富度,强化老带新,构建一体化、平台化的人才梯队。

  平均管理年限仅3.8年,绩优基金经理年轻化

  从收益前十的基金经理来看,11名中8名投资年限在5年以下,3年以下的有5名。上半年业绩前十中,有7只为创新药主题或重仓的基金。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的两位共管基金经理同样年轻,储可凡投资管理年限1.88年,单林则为1.03年。

  此外,华安医药生物基金经理桑翔宇、诺安精选价值唐晨也均是公司内部培养,从研究员提升至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整体的年轻化始于2020年、2021年公募行业快速扩容阶段,截至今年7月2日,全市场有4043位基金经理,有1548位投资年限低于3年。

  回归到投资成绩与市场认可度上,中生代基金经理业绩相对突出,5-10年的投资经验正是渐入佳境的阶段。

  “老带新”,主动权益大厂密集增聘新人

  在行业里“老带新”是不少基金公司培养新人的主要方式。7月2日,兴证全球基金公告旗下部分基金增聘两位新生代基金经理。

  具体来看,兴全合兴增聘隋毅为基金经理,与陈宇共管。隋毅是化学博士,拥有7.5年证券从业经历。

  兴全合丰增聘朱可夫为基金经理,与杨世进共管。朱可夫是经济学硕士,拥有9.5年证券从业经历。

  二人均是从基金经理助理提升至基金经理,兴证全球基金表示,公司一贯注重内部投研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