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费率基金面世,抛售老基金换新明智吗?
AI导读:
在公募基金收费改革背景下,首批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发行。这类基金将管理费和业绩挂钩,引发了投资者关注。但抛售老基金换新基金并非明智之举,因为新基金缺乏历史业绩,且长期来看费率差异不大。投资者应综合考量基金风格、投资策略等因素。
在公募基金收费改革的大背景下,首批“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正式发行。这类基金的特点是将管理费和业绩直接挂钩,引发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与讨论,甚至有人考虑抛售手中持有的老基金,转而购买这些新基金。但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
何为“浮动费率”
5月24日,包括易方达、华夏、南方、富国、广发、嘉实、汇添富基金在内的16家基金公司集体公告,宣布旗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将于5月27日发行,多数产品认购期将延续至6月中下旬。
“浮动费率”机制下,基金的管理费取决于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长和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水平。首批产品设置了三档费率: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以及相应的业绩考察指标。具体而言,若持有不满一年,管理费率为1.2%/年;若超过一年,则需根据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情况,决定按1.50%/年、0.60%/年或继续按1.20%/年收费。
简而言之,这一机制旨在鼓励基金公司关注投资者回报,而非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同时也引导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产品。
抛“旧基”换“新基”需谨慎
面对“浮动费率”基金的到来,投资者是否需要抛售手中的老基金,转而申购新基金呢?答案或许并非如此。
首先,新基金缺乏历史业绩数据,难以评估其优劣。当前市场上新基金频发,但其中不少与老基金存在同质化现象。若基金主题、策略乃至基金经理相同,那么拥有多年业绩记录的老基金无疑是更优选择。
其次,从长期来看,“浮动费率”并不一定意味着管理费的节省。近年来,多家基金公司已主动降低旗下公募基金产品的管理费及托管费。若投资者目前持有的基金管理费率已降至1.2%,那么与“浮动费率”相比,长期管理费差异可能并不大。
此外,费率只是选择基金的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基金的风格、投资策略以及“回撤”水平等。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文章来源:理财周刊)
(原标题:浮动费率基金面世,抛售老基金换新基金明智吗?)
(责任编辑:43)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