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政策新动向:创投成科技创新“高能燃料”
AI导读:
国务院新闻办介绍科技金融政策,创投基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增长,超过10万个项目,本金超4万亿元。央行支持发行科创债券,提供新募资渠道。债券市场“科技板”助力,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资金规模超2500亿元。
5月2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科技金融政策的最新动态。会上,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严伯进透露,我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持续增长,目前在投项目超过10万个,涉及本金超过4万亿元。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表示,将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券,为市场化股权投资机构提供新的募资渠道。
创投:科技创新的“高能燃料”
发布会重点解读了由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科技部副部长邱勇指出,该政策聚焦7个方面,推出15项举措,旨在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其中,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创投“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成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政策还提出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支持创投机构发债融资,优化国有创投的考核评价机制等措施,让创投的募资来源更广,退出渠道更畅,耐心和定力更强,成为点燃中国科技创新的“高能燃料”。
债券市场“科技板”:新募资渠道
政策中提到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旨在解决股权投资“募投管退”中最前端的募资问题。朱鹤新表示,债券市场科技板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
工具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通过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担保增信等方式,与地方政府、市场增信机构合作,共同分担债券投资人违约风险。目前,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资金规模超过2500亿元。
新兴产业并购重组活跃
在“募投管退”的退出环节,证监会首席风险官严伯进透露,2024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破解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难点。目前,沪深上市公司披露的资产重组超过1400单,同比增长超4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披露的资产重组约650单。
此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也在持续增强。注册制改革以来,九成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及超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均获得过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投资。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