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私募MOM产品备案数量创新高,今年已达29只,资金来源多为银行理财。但委外投资需强大投研实力支撑,百亿FOF华软新动力踩雷后,部分银行暂停相关通道业务。MOM产品表现依赖私募基金管理能力和资金方的挑选能力及风控措施。

 财联社5月20日讯 MOM产品正成为委外资金青睐的方向。今年,私募MOM产品备案数量创新高,达到29只,超过去年全年,创2019年规范运作以来新高。部分MOM产品资金来源显示是银行理财,成为实现多元化配置的新途径。

  然而,业内人士提醒,委外投资同样需要强大的投研实力支撑。在百亿FOF华软新动力踩雷跑路事件后,部分银行理财已暂停了相关通道业务。

  私募MOM备案数量再创新高,银行理财资金现身其中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今年私募MOM产品备案数量已达到29只,远超去年全年备案总数23只,刷新2019年规范运作以来的新高。

  MOM(Manager of Managers),即管理人中管理人,是指管理人委托两个或以上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资产管理机构(投资顾问)提供投资建议,将资产划分为多个单元,实现跨大类资产配置。

  与大众熟知的FOF相比,MOM更侧重于“管人”,通过管理各个基金经理,实现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动态平衡。

  2019年底,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指引(试行)》,国内MOM产品步入规范管理时代。

  华宝证券研报指出,MOM相较于FOF,投资集中度限制更少、调仓更灵活、母基金话语权更强。同时,私募MOM在展业动力和合作投顾上具有先天优势,券商资管、期货资管均可开展。

  今年备案的MOM产品多由券商资管、期货资管作为受托方,由两家或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担任投资顾问。部分产品名称显示,资金方(如银行理财)开展委外投资。

图:今年备案的部分私募MOM产品

(资料来源:中基协,财联社整理)

如“光大期货光大理财优选基金宝1号MOM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由光大期货受托,五家私募担任投资顾问,资金可能来自光大理财。

  业内人士称,MOM产品名称和托管银行显示,资金来源多为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随着利率下行波动加大,理财、保险等资金对多元化配置需求强烈。

  昔日百亿FOF踩雷,委外投资呼唤强大投研实力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FOF、MOM等工具助力银行理财发展,是理财子公司在约束条件下布局权益类资产的最优解,权衡了投研实力、人力资源等多重因素。

  MOM产品表现依赖私募基金管理能力和资金方的挑选能力及风控措施。

  据透露,在华软新动力踩雷跑路后,部分银行理财暂停了此类通道业务。

  财联社此前报道,华软新动力曾是市场最大FOF私募,2023年踩雷“杭州30亿私募瑜瑶”跑路案件,多家上市公司、信托等受损,证监会立案调查。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FOF、MOM工具需强大量化算法及细致尽调跟踪,从众多产品和管理人中选出符合需求对象。理财子公司需改进投研实力。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