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周基金发行市场以权益类产品为主导,预计新发产品至少23只,其中权益类产品16只,占比七成。这些权益类产品的平均认购周期缩短至12.56天。本周发行的14只股票型基金均为指数型或指数增强基金,产品矩阵丰富。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在数量和发行上均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本报记者彭衍菘

当前,权益类基金发行持续提速,平均不到半个月,一只权益产品即可完成从募集到成立的全过程。据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公募排排网截至5月19日的最新数据,本周基金发行市场依然以权益类产品为主导,预计新发产品至少达23只,其中权益类产品16只,占比高达七成。这些权益类产品的平均认购周期缩短至12.56天。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与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公募机构把握权益资产配置窗口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具体来看,本周的16只权益类产品涵盖股票型、混合型和FOF(基金中基金)产品,分别为14只、1只、1只。此外,债券型基金发行7只。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发行的14只股票型基金均为指数型或指数增强基金,产品矩阵丰富,包括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天弘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等核心宽基标的,以及广发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等细分赛道品种。

在发行速度方面,本周发行的大成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基金募集时间最短,仅为5天。

代景霞进一步分析指出,居民风险偏好的提升带动了权益资产配置需求的回升,同时,市场对低成本、高透明度的被动投资工具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这是近期新发的股票型基金中指数型基金或指数增强基金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

日前,中国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促进行业功能发挥。该方案还提出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实施ETF快速注册机制,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和场外成熟宽基股票指数基金,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在数量和发行上均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截至5月19日,已有345只权益类基金成立,同比增加30.19%。这既反映了市场信心的修复,也验证了被动投资理念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日益渗透。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认为,当前政策引导、需求升级与产品创新形成共振,为权益基金特别是指数化工具的发展构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权益类基金发行提速 本周将新发14只指数产品)

(责任编辑: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