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公募基金行动方案强调以投资者为本,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提出三年形成高质量发展拐点,强化基金经理薪酬、收入及考核,注重长期业绩,完善薪酬管理制度,支持ETF快速注册、发展浮动费率产品,优化行业发展格局。

行动方案着重强调以投资者为本,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针对当前行业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基金公司需重视长期投资者回报,而非短期规模增长,关键机制突破在于基金经理薪酬、收入及考核,更加强调业绩而非规模考核。此举旨在让公募基金成为投资者长期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

方案提出,力争三年内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解决经营理念偏差、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等问题。未来三年,将增加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的新产品,注重长期业绩考核,扭转行业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核心挑战在于改变基金公司经营理念,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确保行业长期健康发展。运营模式优化方面,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将基金业绩与公司收入挂钩,让基金经理注重长期表现。同时,设定合理业绩标准,防止业绩基准偏差。

方案强化投资者盈亏在考核中的权重,引导基金经理和基金管理注重长期业绩,符合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在考核评价与激励约束方面,降低规模排名权重,增加业绩排名占比,重构考核体系。

对于基金业绩排名,当前评价体系需改进,避免不同类型产品可比性不强。考核业绩排名应看长期排名,逐步淡化短期排名。完善薪酬管理制度,给予优秀基金经理合理回报,防止人才流失。

权益投资提升与产品创新方面,方案提出显著提升权益类基金指标权重,支持ETF快速注册、发展浮动费率产品。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提高注册效率,确保产品设计与投资能力匹配。

公司治理方面,完善基金公司治理,防范大股东不当干预,提升投研团队稳定性和核心竞争力。强化投研能力评价体系,支持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结合传统基本面和数字化优势。

方案还提出约束单个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规模、加强持股集中度监测,让明星基金经理集中精力管理少数突出基金,适当控制规模。在合规框架下兼顾投资效率与风险分散。

优化行业发展格局,支持中小机构特色化发展,形成良性生态。大型机构具有头部优势,中小机构需找到特色产品和独到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突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