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ETF市场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标志着ETF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股票ETF成为规模增长主力,未来ETF市场规模预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政策支持和产品创新是主要推动力。

【导读】见证历史!全市场ETF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ETF市场迎来新里程碑。

在“国家队”等各路增量资金持续加仓的大背景下,ETF市场再度取得突破性进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全市场ETF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用时仅6个多月,相较于去年9月26日突破3万亿元大关,发展速度显著加快。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ETF规模突破4万亿元,标志着ETF行业发展迈入新阶段,也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与海外市场相比,我国被动性产品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ETF凭借简单、透明、高效、多样化等特点,未来吸引力有望持续提升,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ETF市场再创新高,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

被动化指数投资趋势势不可挡,ETF市场总规模持续攀升。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全市场ETF总只数达到1139只,总规模达到40038.97亿元,ETF市场再创新高。

ETF市场不仅产品只数、规模持续增长,各类创新产品也纷纷上市,ETF覆盖的资产图谱日益完善,包括A股宽基、行业、主题、Smart Beta、跨境、商品、债券、货币等各大类资产,满足投资者对各类资产配置的需求。

回顾ETF发展历程,自2004年12月30日国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成立,ETF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如今,ETF规模从3万亿元增长至4万亿元,仅用了6个多月时间,发展步伐显著加快。

ETF规模突破4万亿元,离不开各类ETF的齐头并进。股票ETF是规模增长的主力军,Wind数据显示,ETF规模从3万亿元增长至4万亿元的过程中,股票ETF规模增长了6580亿元,占比超过67%,其中宽基ETF规模更是猛增4794.92亿元。

其他类型ETF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跨境ETF规模增长1286.88亿元,增幅达到34.94%;债券ETF规模增长1059亿元,增幅为79.44%;商品ETF规模增长896.86亿元,增幅更是高达157.70%。

ETF基金经理表示,ETF的大发展得益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包括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不断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逐步提升。同时,ETF产品凭借其资产透明、风险收益特征清晰的优势,吸引了各类投资者参与。

2025年ETF规模持续增长,年内增长超2700亿

ETF市场延续发展势头,2025年ETF规模也保持高速增长,年内规模增长已突破2700亿元。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ETF全部规模超过4万亿元,较去年底的37259.75亿元增长了2781.3亿元。

其中,权益类ETF成为发展主力军,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的总规模达到3.44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了1301.45亿元。此外,商品型ETF和债券型ETF今年规模也分别增长708.85亿元、652.32亿元。

尤其是4月份以来,股票型ETF获得资金巨量净申购。数据显示,4月1日至4月15日间,全部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高达2075.55亿元。其中,4月7日股票型ETF获758.13亿元资金净流入,4月8日更是创下股票型ETF单日资金净流入历史新高,达到1095.85亿元。

沪深300为代表的宽基ETF获得较大净申购。4月15日,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总规模再次超过1万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3648.42亿元总规模位居全市场第一。

业内人士指出,ETF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透明度高、分散投资、交易便捷、费率低廉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同时,ETF开发效率提升、产品类型拓展、生态圈持续完善,有助于吸引各类资金通过ETF投资入市。

未来,在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的背景下,ETF市场规模预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股票型ETF作为ETF中可投资标的最丰富、认知度最高的品类,或将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赵云阳表示,指数化投资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发展,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产品创新和市场生态建设是主要推动力。

ETF发展空间广阔,未来前景可期

2025年1月,中国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推动指数与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一系列政策为指数投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已成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指数化投资为更多投资者所认可和接受。以ETF为代表的全球指数化投资浪潮与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同频共振。

相比海外市场,国内ETF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表示,我国ETF后续创新突破的方向包括产品投资标的丰富、产品形式创新、风险管理工具完善以及投资者教育与服务增强。

未来,一方面需要基金管理人持续探索创新,结合海外经验与国内市场需求,前瞻布局、因地制宜,不断开发推出投资者有需求、愿意用的ETF工具;另一方面,需要行业继续加强ETF投教,增进投资者对指数投资和ETF产品的认知。

赵云阳也表示,未来ETF发展有三大趋势:规模进一步向宽基集中、产品创新空间巨大以及重要细分科技布局增多。随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等技术的突破,细分科技方向的ETF将有巨大需求。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