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引领医药基金换仓,规模暴增1.5倍
AI导读:
医药基金在AI医疗的刺激下,大幅度卖出“纯医药股”,转而拥抱医药平台股。多只基金因此实现资金规模增长,其中长城消费增值基金资产规模在短短三个月内实现1.5倍涨幅。
医药基金的重仓股里面没有“药”,那有啥?答案是AI(人工智能)医疗。在AI医疗的刺激下,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度的报告揭示了公募对医药互联网数据价值重估的强烈看好,多只医药主题基金大幅度卖出“纯医药股”,转而拥抱医药平台股。
记者注意到,多只去年末仍以创新药股票为核心的医药主题基金,在医药赛道实施了大幅度转向,前十大重仓股中的创新药股票大多被卖出,并替换为掌握数据入口价值的医药平台股。相关基金产品因此在短短三个月内实现1.5倍的资金规模增长。
基金换仓策略不谋而合
AI与大数据入口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有医药主题基金大幅度卖出创新药股票,几乎全部买入具有数据入口价值的医药平台股,前十大重仓股组合中几乎没有一只真正意义的医药股。核心组合放弃医药股而全部买入医药赛道平台股,这对基金经理而言显然也是一个巨大的策略转向。
永赢医药健康基金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华大智造、美年健康、华大基因、卫宁健康、润达医疗、迪安诊断、嘉和美康、金域医学等,无任何一只医药股现身,全部为具有数据价值的医药赛道入口平台股。
截至2024年12月末,该基金的重仓股主要包括圣湘生物、恒瑞医药、恩华药业、天坛生物、上海医药等,但在2025年第一季度持仓中,上述医药重仓股已全部被替换完毕。
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型基金中,该基金原先以医药股作为前十大核心重仓股,但在2025年第一季度也几乎全部放弃了医药股,转而买入医药赛道的数据平台股,且前十大重仓股的多数股票,与永赢医药健康基金的重仓股重合。
基金规模三个月暴增1.5倍
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型基金前十大股票的集中度显著提升,十大股票的核心仓位占比总计达到75.22%。而在上一份季度定期报告中,十大股票的核心仓位占比总计为57.12%。基金经理对带有科技互联网特点的“医药平台股”有了更强的投资信心。
长城消费增值基金在大医药赛道上的策略变化,为该基金的资产规模带来巨大的刺激。截至2024年12月末,该基金资产规模仅约4亿元,而在2025年3月末,其资产规模已跃升突破10亿元,短短三个月内,基金资产规模实现了1.5倍的涨幅。
不过,放弃纯医药股拥抱医药平台公司的永赢医药健康基金,在资金规模上暂未享受到AI医疗的好处。
两只基金产品的核心重仓股高度重合,且均采取了将纯医药股替换为医药平台股的打法,但长城消费增值基金当前年内收益率相对更高,截至目前两只基金的业绩落差已近19个百分点。
医药互联网数据价值重估
医药赛道聚焦数据入口的核心逻辑是什么?两位基金经理也各自给出了解释,并指向了医药产业平台公司的数据要素价值面临重估,以及巨量存在的真实世界诊疗数据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后,有望形成巨大的商业挖掘空间。
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基金经理龙宇飞在2025年一季度报告中表示,基于人口老龄化的长期趋势和科技创新赋能的逻辑,在季度初提前布局了一些长期需求刚性、受益于科技趋势、竞争优势突出、股价安全边际高的AI医疗股票。
龙宇飞强调,AI医疗开始广泛应用,从“辅助工具”升级为“诊疗基础设施”。虽然产业爆发初期往往体现出事件驱动、股价波动较大的特点,但技术革命趋势已经开始,商业化落地在即,持续看好人工智能对医疗、医药产业的助力,看好相关公司的未来发展。
永赢医药健康基金经理郭鹏认为,大模型技术显著降低医疗AI应用成本,多模态技术打通数据壁垒,将最大化挖掘海量医疗数据的价值。过去4年医药行业超跌,人工智能赋能意味着行业多了一个变量,将带来投资机会。
郭鹏强调,未来有望形成更真实客观的疾病图谱,助力药厂新药研发,升级诊疗方案,使得诊疗数据与医疗效果提升形成闭环,也将促进生物统计数据更精确和更有指导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金经理的增长逻辑中,国内县乡以及农村区域医药诊疗也将受益于AI医疗平权。郭鹏判断,人工智能将赋能诊疗系统升级,提升国内诊疗效率,解决国内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现状,未来国内相对欠发达地区有望实现与一线城市享有相近的临床诊疗资源。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