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的“财富·中国行”战略峰会在上海浦东举办,聚焦全球格局重构下的投资变局。活动获得鹏华基金支持,现场汇聚50余位各界代表,共同探讨私募行业突围、多策略配置、债券ETF投资价值等议题,为投资者提供前沿真知灼见。

4月15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策划并发起的“财富·中国行”首场战略峰会——“共话共启·机构视野·投资新局:全球秩序裂变与重构”机构资产配置研讨会在上海浦东陆家嘴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获得鹏华基金的战略支持,现场汇聚50余位学界、私募、公募、券商、保险银行等机构的优秀代表,聚焦全球格局重构下的投资变局,共同探讨新形势下资本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2025年,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加速重构,资本市场在“危”与“机”中寻求平衡。在此背景下,本次会议重点探讨私募行业如何突破困局、多策略配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重要价值、债券ETF的投资价值及实践应用等议题,为与会机构和市场投资者提供了紧跟市场变革机遇的行业前沿真知灼见。

活动现场,鹏华基金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刘嵚指出,ETF凭借其独特的机制和优势,发挥着“市场稳定器”的重要作用。未来,ETF有望成为穿越牛熊周期的重要资产类别。鹏华基金已逐渐积淀为指数投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敞口鲜明、赛道丰富、功能齐全的资产配置工具箱。

宏观视野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邵宇教授深入解析应对贸易战的政策逻辑,为长期投资提供指引。工具创新上,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苏俊杰重点分享了关税冲击后的新契机及ETF投资策略。私募突围上,因诺资产创始人徐书楠分享了多策略配置新范式,为解决量化产品同质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债券ETF市场自2018年以来快速发展,总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鹏华基金现金投资部基金经理张羊城分析了债券ETF的配置价值与投资运用方法,并介绍了五大投资应用场景。现场嘉宾还围绕“当前环境下的市场共识和趋势预判”“全球秩序重构下如何做好大类资产配置”等议题展开圆桌对话,深入探讨关税冲击应对、新兴市场突围机遇挖掘及ETF工具在风险分散中的战略价值。

在应对关税冲击的问题上,重阳投资基金经理胡敏表示,虽然短期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压力,但长期看好中国科技发展的转型。融升基金合伙人王泽鹏则分享了团队的资产配置结构,表示将稳健配置基础低风险资产、多因子股票及转债资产和期货套利对冲类策略。

上海吾执投资管理总经理孙敏博士从量化角度提出两个应对市场困境的“解法”:构建创新性的衍生品ETF组合和针对流动性危机的波动率策略。他看好人工智能芯片、新药研发、量子测量、脑机接口等科技新领域,认为未来会更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