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一季报揭秘:科技主题基金加码AI产业链
AI导读:
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披露,首批科技主题基金调仓动向逐渐明晰。公募基金持续加码AI产业链,信息技术成为重点布局方向。中欧基金等管理的产品重点关注AI应用、国产AI产业链等五大赛道,信息技术板块占比高,港股通标的成为重要补充。
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密集披露,首批科技主题基金调仓动向逐渐明晰。公募基金加码AI产业链,信息技术成为重点布局方向。
截至4月16日,朱雀基金、金信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长城基金等旗下部分科技类权益基金产品一季报已公布。报告显示,上述基金持续看好AI产业链,信息技术板块成为重仓对象。
中欧基金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混合一季度维持高仓位运作,重点关注AI应用、机器人及智能驾驶、国产AI产业链、AI基础设施及端侧AI五大赛道。前十大重仓股中,信息技术类占据半壁江山,包括腾讯控股、芯原股份、恒玄科技、翱捷科技、阿里巴巴-W等。同时,汽车智能化领域也有所布局。
在组合配置上,冯炉丹降低了智能机器人相关标的权重,加大了AI应用场景及推理侧基础设施的布局。此外,在国产AI产业链方面,更倾向于大型科技企业自研产业链。
永赢信息产业智选混合聚焦信息技术领域,前十大重仓股涵盖ERP龙头金蝶国际、数据库企业达梦数据、工业软件新星鼎捷数智等,信息技术板块持仓占比近五成,显示出基金经理对AI产业链的看好。
长城基金尤国梁管理的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保留了部分国产AI算力相关仓位,并增加了AI电子终端、智能驾驶及“AI+”等AI应用相关品种的权重。
整体来看,上述基金对AI产业链的配置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信息技术板块占比高,港股通标的成为重要补充;二是从上游算力向下游应用拓展,AI终端、具身智能等场景获重点加仓。
面对AI市场波动,多位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分享观点。冯炉丹指出,AI产业正面临三大转折:AI Agent商业化突破、大模型智能化持续迭代及智能机器人发展节奏再评估。
展望未来,冯炉丹表示,中国企业有望站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前沿,期待更多企业在基础研发端实现创新突破,构建清晰、独特且富有竞争力的AI叙事。
永赢基金基金经理王文龙提醒,面对AI应用板块,追高或恐慌离场均非最优策略。建议采用定投方式,分散投资,理性看待短期波动,享受行业长期发展红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