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披露,首批科技主题基金加码AI产业链布局,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成重仓方向。基金经理认为AI Agent、大模型迭代及机器人量产节奏是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变量。一季度AI产业链配置呈现两大特征,公募基金仓位调整透露三大预判。

  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的密集披露,首批科技主题基金的调仓动向逐渐清晰。基金经理们正积极调整持仓,以把握AI产业链带来的机遇。

  券商中国记者发现,永赢、中欧、长城等基金公司在一季度继续加码AI产业链布局,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成为重仓方向。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大模型迭代及机器人量产节奏是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变量。

  基金经理们预判,当前市场AI Agent的商业化突破进一步加快,大模型智能化持续迭代的能力被低估,而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及短期增长能力则被阶段性高估。

  调仓曝光!公募重仓AI全链条

  中欧基金、永赢基金、长城基金等公募基金公司旗下部分权益类基金产品的一季报在4月15日出炉。永赢信息产业智选混合主要聚焦信息技术领域,前十大重仓股中有9只属于信息技术行业,占比高达40.69%。

  这些重仓股包括ERP龙头金蝶国际、数据库企业达梦数据、工业软件新星鼎捷数智等,覆盖AI应用、基础软件、算力基础设施等细分领域。中欧基金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混合也维持了较高仓位,重点关注AI应用、机器人及智能驾驶、国产AI产业链等五大核心赛道。

  在组合配置上,冯炉丹降低了智能机器人相关标的权重,加大了AI应用场景、推理侧基础设施的布局力度。长城基金尤国梁管理的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则保留了部分国产AI算力相关仓位,并增加了AI电子终端、智能驾驶等AI应用相关品种的权重。

  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对AI产业链的配置呈现两大特征:信息技术板块占比普遍超四成,港股通标的成为重要补充;同时,配置从上游算力向下游应用扩散,AI终端、具身智能等场景获重点加仓。

  仓位调整透露三大预判

  面对AI市场的波动,基金经理们在一季报中阐述了最新研判。中欧基金冯炉丹指出,AI产业正面临三大关键转折:AI Agent的商业化突破、大模型智能化持续迭代被低估、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节奏需再评估。

  冯炉丹表示,未来一年AI代理有望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落地,商业模式更为清晰,变现路径更为直接。同时,市场普遍低估了大模型智能化的持续演进能力,强化学习领域存在巨大潜力。智能机器人的长期市场空间毋庸置疑,但量产及短期增长能力被高估。

  永赢基金经理王文龙提醒投资者,面对AI应用这一长期向好逻辑的板块,应深入了解和研究该行业及工具型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基于真正看好时再做出投资决策。中欧基金杜厚良则从产业链利润分配角度分析,认为AI将改变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环节的利润分配模式,大模型入口厂商将成为受益者之一。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