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震荡股市下行,理财市场破净率走低
AI导读:
本周债市价格均衡偏松,股市受“对等关税”影响震荡下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破净率继续走低,混合类、权益类理财破净率走高。理财公司新发产品以固收类为主,权益市场波动导致产品结构趋于保守。
【市场回顾】
债市方面,资金价格维持宽松态势,推动债市在周一上涨后呈现震荡格局。4月11日,DR007加权均价进一步下滑至1.65%,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收至1.66%。股市方面,受“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上周A股市场经历震荡下行,其中创业板指、中证1000指数、深证成指周跌幅分别高达6.73%、5.5%和5.13%。板块方面,农林牧渔、商贸零售、国防军工板块表现抢眼,周涨幅居前。
【破净情况】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破净率持续走低。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13日,理财公司存续的公募理财产品总数达到22,514只,其中242只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已收窄至1.07%。值得注意的是,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破净率较前一周有所上升,分别为63.16%和9.9%;相比之下,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维持在低位,仅为0.43%,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破净率为33.33%。
各期限人民币固定收益类理财破净率均降至1%以下,其中3年以上期限产品破净率已降至零,1~2年期限和2~3年期限产品破净率也分别仅为0.72%和0.74%。此外,1个月以内投资周期产品的破净率更是低至0.1%。
【新发情况】
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上周(4月7日—4月13日)共有30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了386只理财产品(合并计算同一产品登记编码下的不同份额)。其中,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产品数量位居前列,招银理财、华夏理财和浦银理财分别领跑。 上周新发理财产品主要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型产品为主,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为11只,涉及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和渤银理财等机构;权益类新发产品仅有1只,为华夏理财的私募股权类产品。
上周,A股市场在关税压力下明显下行,但随后在多项稳市场措施出台后,股市逐渐修复跌幅,主要指数仍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权益市场的波动导致理财公司在产品结构上趋于保守,某理财公司多资产投资部负责人透露,当前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发行困难,理财公司更倾向于发行“固收+”产品。整体来看,提高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规模仍需时日。
从新发产品定价来看,上周新发固收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值为2.70%,环比上升0.07个百分点,各期限产品定价均在3%以下。具体来看,1月以内期限产品环比提高了0.17个百分点,6~12月期限产品环比提高了0.14个百分点,3年以上期限产品环比提高了0.08个百分点,其余期限产品定价均有所下滑。但鉴于周度产品发行量较少,相关统计数据仅供参考。
【收益情况】
上周,仅固定收益类理财平均收益率为正,达到0.0582%。相比之下,混合类、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6043%、-4.4721%和-6.7491%。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2年以上期限产品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告负;而6~12个月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周度收益率最高,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为0.0733%。
现金类产品方面,人民币、美元、澳元产品周内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分别为1.577%、4.001%和3.34%。(统计范围:截至统计日成立满一个月的现金理财)
从负收益情况来看,15.19%的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由理财公司发行)近一周收益为负。具体来看,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中,近一周收益为负的比例分别为11.41%、73.79%、91.67%和100%。
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各期限产品近一周浮亏比例有所上升。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2~3年期限和3年以上期限产品近一周负收益占比分别超过20%,达到22.82%和34.39%,而1个月以内投资期限负收益产品数量占比均低于5%。
【行业热点】
深交所副总经理唐瑞: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落地便利银行理财、险资参与打新及定增政策
在4月11日深交所举办的“中长期资金投资策略会”上,深交所副总经理唐瑞表示,为更好地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深交所正积极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围绕产品供给、优化环境、对接服务等关键领域,着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在产品端,将完善股债基衍的产品供给;在制度端,将优化机制以提升交易便利度。同时,深交所将持续优化中长期资金投资监管机制,推动落地便利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参与新股发行、股票定增的政策。此外,还将完善ETF大宗交易和盘后交易等机制,引入更多机构为ETF提供流动性,推进跨市场ETF全实物申赎模式改造,并将ETF期权纳入QFII、RQFII可投资范围,引导机构开发更多期权资管产品。在服务端,深交所将靶向施策构建服务矩阵,拓展中长期资金来源,加强养老定投、教育定投等场景化投资策略推广,推动行业由推广单一产品向推广投资策略组合转变,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基金定投案例。
增持ETF、自购旗下产品,理财公司坚定看好后市
自4月8日以来,为传递对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多家理财公司纷纷宣布增持ETF并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据南财理财通课题组统计,苏银理财、中邮理财、徽银理财、交银理财、浦银理财、北银理财等均表示将加强ETF投资,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ETF。其中,浦银理财明确表示其投资的ETF将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相关领域。中银理财则表示,将积极寻找机会进行权益资产配置,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和内需板块,并计划通过布局指数策略、指数增强策略等各类含权类理财产品进一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此外,兴银理财、杭银理财更是以实际行动展现信心,杭银理财宣布再度追加投资旗下含权型理财产品超2亿元,而兴银理财则表示拟近期自购公司所管理的含权理财产品5000万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