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市场迈向4万亿!公募“首创”策略引领差异化发展
AI导读:
ETF市场即将突破4万亿元大关,公募基金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问题。一些公募开始探索“首创”型差异化产品,以创新策略抢占市场先机。尽管面临长期培育市场的挑战,但“首创”型ETF的先行布局为公募机构带来了诸多红利,包括抢占市场空白、构建品牌壁垒等。
公募差异化发展ETF瞄准“首创”,力求在日益激烈的ETF市场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国内ETF市场蓬勃发展,最新规模逼近4万亿元大关,标志着ETF市场新的里程碑即将到来。然而,ETF同质化竞争愈发严峻,中小公募面临头部公募的规模优势和低成本策略的双重夹击,突围之路困难重重。在此背景下,一些前瞻性的公募开始探索“首创”型差异化产品,以创新策略抢占市场先机。
尽管“首创”布局能带来先发优势,但公募仍需面对长期培育市场的挑战。开年以来,ETF发行市场热闹非凡,但多数中小型公募难以分一杯羹,头部公募则凭借实力抢占先机。在宽基和热门行业主题ETF赛道被垄断的情况下,一些公募选择另辟蹊径,加速向细分领域和创新策略延伸。
今年以来,多只首只挂钩相关指数的ETF产品成功募集。例如,永赢基金先后成立了国内首只通用航空ETF和卫星ETF,聚焦低空经济产业和商业航天产业的投资机会。这些“首创”产品不仅为公募机构带来了市场空白的机会,还通过快速积累规模提升了竞争力。
除了新发布的“首创”ETF产品,一些公募也开始重视对较早布局的“首创”ETF产品进行持续营销,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博时基金在2020年成立的国内首只可转债主题ETF,规模在2024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从2023年底的62.84亿元增长至386.22亿元。
“首创”型ETF的先行布局为公募机构带来了诸多红利,包括抢占市场空白、构建品牌壁垒与客户黏性,以及政策提供的制度便利。然而,基金管理机构也需应对多重考验,如“首创”型ETF的培育期成本较高、流动性风险与策略失效等问题。
尽管如此,公募机构通过“首创”型ETF产品进行突围,尝试破解ETF发展同质化难题,仍不失为一种独特的差异化发展策略。随着ETF市场竞争从“增量竞争”时代迈入“存量经营”时代,公募机构可继续探索“首创”型ETF的先发优势,或通过“首创”型ETF壮大产品矩阵,提升市场竞争力。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原标题:ETF市场迈向4万亿!公募“首创”策略破解同质化难题)
(责任编辑:126)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