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2024年业绩分化加剧,头部公司稳健增长
AI导读:
截至2025年3月31日,超30家公募基金公司已披露2024年业绩。在资本市场波动等背景下,公募行业业绩分化显著。头部公司凭借规模优势稳健增长,中小机构面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压力。南方基金逆袭上位,中小基金公司生存空间收窄。
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有超过30家公募基金公司公布了2024年的经营业绩。在资本市场波动、费率改革深化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行业的业绩分化愈发显著。头部公司凭借规模优势与多元化布局,实现了稳健增长,而中小机构则面临着营收与净利润双重下降的压力。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易方达净利润稳居行业榜首
南方基金逆袭上位
2024年,头部基金公司凭借庞大的管理规模和多元化的产品线,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数据显示,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9家头部机构合计贡献了行业近八成的利润。其中,易方达基金以39亿元的净利润蝉联行业第一,同比增长15.33%。尽管其营收连续三年下滑至121.09亿元,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管理效率,净利润实现了逆势增长。
南方基金成为年度“黑马”,以23.52亿元的净利润超越华夏基金(21.58亿元),跃居行业第二。其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数智化转型和指数基金布局,尤其是沪深300ETF规模达到3596.27亿元,位居市场首位。华夏基金则依托ETF规模优势,实现营收和净利双增,同比增幅分别为9.61%和7.20%。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头部公司也面临挑战。富国基金成为唯一营收和净利双降的头部机构,净利润同比下滑3.46%至16.5亿元;招商基金净利润则同比减少5.88%至16.50亿元。
中游梯队分化显著
华泰柏瑞基金净利润增45.53%
在净利润为1亿至10亿元的基金公司中,半数实现了净利润增长,分化趋势明显。华泰柏瑞基金亦表现亮眼,净利润增长45.53%,其宽基指数基金规模突破3500亿元,稳居非货币ETF榜首。通过ETF规模的增长,华泰柏瑞基金2024年实现营收同比31.69%的增长。
然而,部分中型机构受降费政策及主动权益产品拖累,业绩承压。交银施罗德基金净利润同比下滑26.81%至8.79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缩水250亿元;万家基金净利润下降9.31%至3.27亿元,尽管管理规模增长26.81%,但管理费收入未能同步提升。
中小型基金公司超半数亏损
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窄
从净利润低于1亿元的中小型基金公司来看,在已经披露业绩的机构中,6家净利润同比两位数下滑,3家亏损。南华基金由盈转亏,净亏损0.1亿元,公募规模仅148.05亿元;富安达基金亏损收窄53.24%,但仍录得净亏损0.35亿元。
信达澳亚基金成为典型反面案例,净利润暴跌41.95%至1.01亿元,且因“老鼠仓”事件陷入合规争议。部分中小公司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增长,如中金基金和中信建投基金分别以REITs和固收产品拉动规模增长63%和51.64%,净利润增幅达170.17%和66.67%。
行业趋势:分化加剧,创新与整合并行
从已披露的2024年经营业绩数据来看,公募基金行业的业绩分化趋势愈发明显。头部基金公司凭借其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投研优势,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营收和净利润实现稳定增长。而中小基金公司则面临着生存困境,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较为普遍。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分化趋势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唯有持续创新与降本增效者,方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金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公募基金行业的监管,促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