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屡创历史新高,引发保险和银行界广泛关注。多家保险公司和银行积极参与黄金投资业务,为险资保驾护航。险资加速入场黄金市场,有助于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优化资产配置结构。然而,黄金投资风险仍不容忽视,需要提升投资能力与风险防控能力。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不断攀升,屡创历史新高。3月31日,现货黄金冲破每盎司3100美元大关,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这一波金价飙升,引发了保险银行界的广泛关注与参与。

在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等四家保险公司快速落地黄金投资业务的同时,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为险资投资黄金保驾护航。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黄金市场的参与者结构,还增强了黄金交易所的市场影响力,提升了黄金市场的资金来源和交易活跃度。

险资加速入场黄金市场,得益于今年2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该《通知》允许10家试点保险公司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投资黄金范围包括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上市的多种黄金合约。随后,上海黄金交易所同意吸收上述四家保险公司成为会员,险资黄金投资业务迅速展开。

保险资金的进入,将增加黄金市场的资金供给,提升市场活跃度,促进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在低利率环境下,国债、企业债等固收类资产收益率持续走低,险资面临资产荒和利差损风险,黄金的长期保值属性可部分弥补这一缺口。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市场波动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黄金投资有助于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推动保险公司进一步提升资产负债管理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同时,险资的入场也将为黄金市场带来更多长期资金,提升黄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亦表示,险资购金在优化资产配置、提升潜在收益、推动人民币黄金市场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具有抗通胀能力和保值功能,能有效对冲经济波动和市场风险,为险资投资组合提供独立收益来源。

在国有大行的保驾护航下,首批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顺利展开。多家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完成了首批询价即期交易、大宗交易以及黄金现货实盘合约业务。银行在黄金市场交易、资产托管等方面经验丰富,可以为险资提供更完善的风险管理工具,降低投资风险。

然而,尽管银行为险资保驾护航,但黄金投资风险仍不容忽视。价格波动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失误等都可能影响投资收益。因此,险资需要围绕监管要求提升投资能力与风险防控能力,以应对黄金市场的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