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证券合并后公募股权归属新进展
AI导读:
国泰海通证券合并后,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等公募公司的股权归属有新进展,业内猜测整合方案,富国基金体量营收领先但面临赎回压力,海通资管公募牌照申请未果,核心成员人事变动引发关注。
伴随着证券行业“千亿级航母券商”的正式落地,原海通证券控参股的公募公司的股权归属也有了新进展。
3月18日,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两家公募双双发布公告,称合并后的国泰君安成为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的主要股东,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海富通基金的实际控制人。这一变动标志着国泰海通证券合并后的顶层框架已尘埃落定,引发了市场对原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控股参股的公募公司及控股的券商子公司未来洗牌的关注。
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一参一控一牌”政策下,同一主体在参股一家基金、控股一家基金的基础上,还可申请一块公募牌照。而国泰君安和海通均持股多家公募机构,因此,如何整合这些资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国泰君安目前持有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1%的股权,并有望通过股权变更持有国联安基金49%的股权。海通证券则持有海富通基金51%的股权,并参股富国基金27.775%股权。此外,国泰君安资管和海通资管在公募业务上也有所布局。
针对控股的两家公募公司,业内猜测主要有三种整合方案:一是整合为一家,保留华安的牌照;二是转让海富通股权,仅控股华安基金;三是两者并存,但可能性最小。从业务能力来看,华安基金在权益和ETF方面的投资布局更突出,而海富通虽然持有社保管理人、养老管理人的牌照,但业务板块相对单一。
国泰海通证券目前控股了华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参股富国基金和国联安基金(待股权变更获批),此外还有国泰君安资管及海通资管。在整合过程中,提升治理水平和合规风控能力将是关键。
富国基金虽然仅是参股公司,但无论是从体量还是营收能力来说,都是几家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其管理规模从2019年末的3394.59亿元飙升至2024年末的11030.41亿元,业内排名也从第16名跻身第7名。
然而,在市场高位募集到的资金,正在以投资者“割肉”的形式被快速赎回。富国基金发行的多只主动权益基金,随着结构化行情的持续,这些基金的净值仍在亏损之中。
除了三家公募基金外,国泰君安资管和海通资管两家资管子公司的存续问题也颇受关注。国泰君安资管已获得公募管理人资格,而海通资管在公募业务上发展并不顺利,其公募牌照申请尚未获得证监会批准。
在海通资管的核心成员中,已出现多次人事变动。这些变动无疑将对海通资管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