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赋能民营企业发展,政策利好频出
AI导读:
近期,多部门提出增强协同联动,推动完善融资配套机制,共同营造更优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股权投资对民营企业赋能,不仅是资本注入,更是资源、能力和信心的提升。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在推动创新型民营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政策也频频出台利好,支持股权投资发展。
近期,多部门提出增强协同联动,推动完善融资配套机制,共同营造更优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业内专家表示,股权投资对民营企业的赋能,不仅是资本的注入,更是资源、能力和信心的全面提升。作为股权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在推动创新型民营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催化”作用,有助于破解融资难题。
民营企业以自身的灵活性、创新性和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5670.7万户,占企业总数92%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619.1万户。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32.7万户,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设民营企业14.8万户,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新设民营企业80多万户。这些新兴领域的民营企业,更是股权投资的重点关注对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认为,未来产业技术和路径不确定性较大,需要大量资本的长期投入,这就要求资本在投入的时候必须有耐心,必须承担较高的风险。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就是要鼓励国有基金、国有企业等着眼未来,投“早”投“小”。
目前我国拥有大量充满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其中许多民营企业致力于高新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关键技术领域,但其往往受到自身规模小、抵押物不足、信用记录缺失等限制,常常出现融资难现象。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表示,私募股权投资能直接在一级市场对盈利能力强、增长前景好的民营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其提供长期资金和技术指导等发展资源,对赋能新兴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股权投资的赋能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股权投资能够有效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相较传统的债务融资,股权投资不需要企业承担固定利息压力,能够为企业提供长期资本支持,帮助其度过初创期或扩张期的资金瓶颈。其次,股权投资不仅带来资金,还能带来资源和专业支持。投资机构通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网络,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战略指导、管理优化和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支持。最后,股权投资能够增强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通过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可以降低财务杠杆,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同时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股权投资”更是被多次提及,政策利好频出。2月1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主持召开党委会,会议要求,要做好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支持,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着力点,抓好“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及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等政策落实落地,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培育耐心资本,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股权市场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同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在这三方面进一步扩大试点。
吴丹表示,未来政策端可从多维度入手进一步支持PE/VC赋能民营企业发展,推动股权投资资金流向优质民营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对战略竞争领域投资给予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提升股权投资赋能民企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完善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流程和配套机制,对投早投小投科技的PE/VC实施差异化管理和政策支持。
“更好支持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服务民营企业,需要从优化政策环境、完善配套机制和强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曾刚认为,在优化政策环境、降低投资门槛方面,可以出台针对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简化基金设立和备案流程,降低合规成本,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在完善配套机制、提升资金流动性方面,应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提供顺畅的退出渠道。此外,鼓励地方政府设立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形成合力。在强化服务体系、提升投后管理能力方面,可以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机构提供信息共享、政策解读和资源对接服务。同时,推动投资机构与民营企业深度合作,提供管理咨询、技术支持和市场拓展等增值服务。
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的有效退出,是吸引长期资金并持续转化为股权投资的关键。促进投资循环,发展S基金是解决当前市场“退出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S基金即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可作为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的退出途径,也是接续投资的主要方式。2025年1月份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发展S基金。
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局长贾文勤表示,目前我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投资者参与度不足,中介机构和平台介入有限。接下来可以从支持国有资本和保险公司等长期资金积极参与S基金市场、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更好发挥私募基金二级市场交易平台作用等方面,更好推动我国S基金市场健康发展。
作为企业和资本之间的重要桥梁,区域性股权市场在服务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近期宣布优化升级六大服务举措,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建议,要通过设立长期股权投资基金,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建立健全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等,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支持其长期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