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存款新选择:黄金债基ETF成理财新宠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手握百万资金的群体在银行利率下调背景下的理财新选择,包括债券基金、ETF等,并指出另类投资如黄金等也受年轻人青睐,强调多元化配置的重要性。
年轻人不爱配置现金资产更爱黄金了?买主动型基金收益还不如指数基金?近期银行利率下调,存款放银行定期似乎不再是“上策”,债券基金、ETF、另类投资等新选项受关注。
手握百万资金如何保值增值?本期《百万存款计划》聚焦主流理财路径,助你找到适合的资产组合。
1
钱放银行不是最优选?
抛开房子、车子,手上能掌控的“票子”才是筹码。百万存款群体理财经验参差不齐,银行利率走低、房产市场不稳,资产配置成难题。
放银行仍是“心头之爱”,但利率持续走低。某头部商业银行财富规划师李先生建议考虑配置大额存单,但全部放银行定期不再是“上策”。
银行理财市场方面,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规模达30.97万亿元,平均年化收益率2.4%,收益大幅缩水。
李先生建议,以中等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为例,银行通常建议将约60%的资金配置在稳健型产品,10%至20%的资金作为流动资金,剩余约20%的资金投入权益类资产。
2
从债基、ETF到“买银行”,财富再进阶
面对股市行情,从债基到ETF,“风物长宜放眼量”。瑞银基金销售首席产品官邓树勋表示,债券基金已成为提升收益的“优选”。
债券基金风险低于股票基金,高于银行存款和货币基金,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
此外,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也受欢迎。它是一种“跟着大盘走”的基金,既能分散风险,又能获取收益。
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2023年,指数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0.33%,而主动偏股型基金仅为3.21%。
值得注意的是,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股息率逆势上涨,“存银行不如买银行”。
3
另类投资打开“潘多拉”世界
近年来,另类资产为年轻人打开新世界。7月8日,汇丰调查显示,Z世代现金配置占比下降。
记者注意到,45%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持有另类资产。另类资产涵盖黄金、房地产、私募股权、对冲基金、商品期货、艺术品、收藏品等。
其中,黄金热度尤为明显。今年上半年,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上涨超过25%。
上述调查还显示,中国内地投资者全球化多元资产配置意愿较强。匡正认为,海外市场高质量债券收益率较高,能有效分散风险。
邓树勋也表示,配置全球债券资产能分散单一市场波动风险,捕捉海外债市机会。
多名专家共识,没有“万全之策”。关键在于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多元化配置。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