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修订两融合同,强化绕标套现风控措施
AI导读:
2024年以来,多家券商完善两融合同规则,防止不合理两融套现及股东绕道减持套利。中国银河证券修订《融资融券合同》,明确禁止“绕标套现”行为,并规定严厉惩罚措施。随着融资融券规范化发展,A股融资余额逼近2万亿元。
2024年以来,多家券商为合规开展融资融券业务、降低市场风险,纷纷完善两融合同规则。这些新规则旨在防止“绕标套现”行为,同时遏制投资者通过融资买入证券偿还融券负债的方式进行不合理两融套现,以及规避股东绕道减持套利等不当行为。
近期,又有券商对融资融券(两融)合同进行了修改,以进一步规范两融业务。
3月19日,中国银河证券在官网发布公告,为适应监管要求并结合融资融券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对《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融券合同》(含《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进行了全面修订。此次修订特别强调了“绕标套现”的详细风控措施,明确规定投资者在合同有效期内不得进行“绕标套现”操作,否则将面临下调授信额度、限制交易、限制担保物划转、限制合约展期、强制平仓等严厉措施,由此产生的损失将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绕标套现风险升级,强平措施严厉执行
中国银河本次修订的两融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几处关键变动:一是明确禁止投资者进行“绕标套现”及以“绕标套现”为目的的融资融券交易,并规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二是加强对投资者违约行为、异常交易行为及其他违规行为的监控和报告,采取更加严格的风控措施;三是在《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中新增一栏,再次强调禁止“绕标套现”行为及后果。
此外,中国银河还对投资者申报关联方信息以及信用账户被司法查封后的处理措施进行了约束,进一步强化了风险管理。
由此可见,中国银河在防范“绕标套现”方面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措施和规定,这些修订旨在强化对投资者操作的监管,反映证券行业对风险管理的持续关注与重视。
A股融资余额逼近2万亿,两融业务规范化发展
“绕标套现”是指部分投资者在两融业务中利用融资融券交易刻意规避标的证券范围、融资用途限制的行为,存在严重的风险与合规隐患。为应对这一问题,中证协发布了《证券业务示范实践第5号——融资融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从前端控制、风险监控和事后管控三个层面全面防范和处理客户利用融资融券交易进行“绕标套现”的行为。
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规范化发展以及A股投资者信心的恢复,A股融资余额再次逼近2万亿元关口。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18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已达1.9498万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9378万亿元,显示出市场融资活动的活跃。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