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2025年春节假期结束,A股市场整体震荡上行。公募基金市场回暖,今年以来已有177只基金发行,总发行份额高达1185.72亿份。多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反映出市场对权益类资产的信心增强,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

随着2025年春节假期的结束,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得益于Deepseek的横空出世,二级市场科技板块涨势喜人,公募基金市场也回暖,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午间,今年以来已有177只基金发行,总发行份额高达1185.72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为387.44亿份,占比32.68%。基金

与此同时,今年还有60多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W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和2月分别有32只和29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市场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多名受访人士认为,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增加和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反映出市场对权益类资产的信心增强,投资者风险偏好也在提升。

年内177只基金发行

近期,多只新发基金集中开启募集,吸引了广泛关注。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午间,今年以来已有177只基金发行,总发行份额高达1185.72亿份。其中,1月发行82只,份额688.01亿份;2月发行95只,份额497.71亿份。基金发行

从产品类型来看,权益类基金占据主导地位。在已发行的177只基金中,股票型基金100只,混合型基金31只,合计占比超七成。不过,从发行份额来看,债券型基金仍占主导,今年以来共发行30只,份额约640亿元,占比超五成。

2月17日,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正式发售,标志着科创板投资工具矩阵的进一步完善。这些ETF的推出将持续为科创板注入强劲动能,助力其迈向更高台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表示,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发行数量较多,反映出市场对权益类资产信心增强。

一方面,投资者预期权益市场未来收益前景良好,希望通过股票型基金分享股市上涨红利。另一方面,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提升,投资者愿意承担较高风险以追求更高回报。但基金发行还受多种因素干扰,如宣传推广力度、基金经理知名度等。

多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基金发行火热的同时,多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也引人注目。比如国泰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原定募集截止日为3月7日,现提前至2月27日。Wind数据显示,目前有61只基金提前结束募资,1月和2月分别为32只和29只,还出现了多只“日光基”。正在发行的基金还有60多只。

在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创始发起人袁帅看来,60多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反映了基金公司对市场热度的某种预期。基金提前结束募集通常意味着市场需求旺盛,投资者认购积极,基金公司可能出于对市场前景的乐观判断,选择提前结束募集以锁定收益。

当然,提前结束募集也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如基金公司的营销策略、市场宣传效果、基金合同约定等,不能简单归结为基金公司对市场热度的预期。

持续看好未来权益市场

对于2025年的权益市场,多家基金公司持乐观态度。博时基金首席资产配置官黄健斌表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趋势未变。伴随上市公司盈利修复和市场信心回升,权益市场总体机会大于风险。

袁帅认为,资本市场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导向、市场情绪、国际形势等。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更多机遇。但也需警惕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如地缘政治冲突、通胀压力、政策调整等。

支培元提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基金公司需平衡规模扩大和风险管理,注重产品创新,推出多样化基金产品,吸引投资者。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升公司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风险管理上,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实时监控投资组合,灵活调整投资策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