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老兵”引领私募新风尚,行业洗牌加速
AI导读:
随着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私募行业正逐渐吸引具备较长时间从业背景的“老将”。今年以来,新登记的私募管理人创始人团队普遍具备较长从业经历。同时,行业优胜劣汰加速,注销登记的私募机构数量不断增加,行业洗牌不断加剧。
越来越多金融“老兵”创立私募,私募行业迎来新变革。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上海正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合私募”)近日完成登记,该私募实控人葛陈亮曾任知名百亿级量化私募的研究总监、基金经理。私募行业正逐渐吸引具备较长时间从业背景的“老将”。
观察今年以来新登记的私募管理人可以发现,其创始团队均是具备丰富经验的资深从业者。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劣币”正在被加速淘汰,行业进入门槛也将持续提升,这吸引了更多具备较高专业素养或较长从业经验的“新鲜血液”加入。
百亿级量化私募原基金经理自立门户
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正合私募成立于2024年12月,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葛陈亮曾在知名百亿级量化私募担任资深量化研究员、基金经理,后升任研究总监。离职后,他于去年12月创办了正合私募。

据公开资料,正合私募共有5位全职员工,其中4位取得了基金从业资格。除了葛陈亮,公司合规风控负责人卢敏祺等多名员工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新登记私募团队大多从业经验丰富
今年以来,新登记的私募管理人创始人团队普遍具备较长从业经历。例如,兴乾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陆文俊,曾是运舟资本原合伙人、总经理,拥有多年公募基金从业经验。兴乾私募另一位合伙人王成也曾在多家公募机构担任基金经理。
1月24日完成登记的江苏博益私募,其实际控制人熊伟则曾就职于博时基金等多家知名机构,该公司的其他两位成员的从业经历也都较为丰富。

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表示,随着监管要求的提高和行业“劣币”的加速淘汰,新登记私募的团队专业性将越来越高。去年以来,多地私募接受了现场检查,行业洗牌不断加剧,因此未来想要成立私募的人必须慎重考量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私募业“新陈代谢”持续提速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私募行业的优胜劣汰仍在加速进行。截至2月20日,今年以来私募机构注销登记数量已达290家,其中不乏管理规模较大或知名度较高的机构。
例如,金晟资产等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同日被中基协注销管理人登记,该机构曾备案总认缴管理规模超过600亿元。珠海恒大普惠资管也于今年1月27日注销登记,其实控人是中国恒大集团。
某私募研究员表示,近年来随着《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的颁布,私募投资基金业务被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去年以来,多地证监局开展私募管理人自查工作,很多“灰色行为”与“潜规则”被监管点名批评。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私募开始审视自身合规水平和专业能力,或完善合规风控体系,或主动退出。
据统计,2024年注销登记的私募管理人数量为1501家,其中主动注销的私募管理人为571家,占比相较于2023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