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多家私募因违规行为被罚,包括深圳瀚墨天成投资等私募因让渡投资管理权限被深圳证监局出具警示函。私募基金运作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较为普遍,监管趋严态势不减,为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财联社2月22日讯 私募基金监管趋严,“私募不私”乱象得到持续整治。近日,多家私募因违规行为被罚,其中包括深圳瀚墨天成投资等私募因让渡投资管理权限被深圳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2月21日,深圳证监局和湖南证监局分别披露了对私募管理人的行政监管措施,同时,中基协也披露了对3家私募及其相关人员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合计5家私募受到处罚。

  这些被处罚的私募主要问题集中在运作管理不规范,如未向投资者披露可能影响投资者权益的重大事项、未按合同约定进行信息披露,甚至有私募向外部人员让渡部分投资管理权限。

  此外,在人员管理方面也存在漏洞,如未及时更新管理人的有关信息等。

  “私募不私”现象指的是私募基金在募集、投资、管理等方面未能做到真正的“非公开”,导致资金使用和管理不透明、不规范,未能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

  在2月21日由最高检与证监会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要坚决扭转“私募不私”等乱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深圳瀚墨天成投资因向外部人员让渡私募基金部分投资管理权限、未披露重大信息、未及时更新管理人信息等违规情形被出具警示函。同时,其负责人张波也因未恪守相关行为规范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近期,知名FOF私募博孚利资管也因将基金投资管理职责委托他人而被厦门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私募基金运作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较为普遍,如未按照基金合同约定披露重大信息等违规行为频发。

  中基协最新披露的纪律处分决定书中,北京天星资本、上海丰穗投资等私募均因类似违规情形被处分。

  其中,天星资本因未向投资者披露诉讼信息等重大事项被取消会员资格,并暂停受理其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十二个月。

  上海丰穗投资也因未按规定披露清算情况等违规被暂停受理其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十二个月,并被公开谴责。

  监管趋严态势不减,近年来私募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私募基金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为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