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500亿元保险资金加速流向股市,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启动,为资本市场新年开局增添稳定性和活力。此举预计每年将为A股新增数千亿元长期资金,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减少市场波动。

  随着500亿元保险资金在春节前加速流向股市,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启动,为资本市场新年开局增添了稳定性和发展活力。此举不仅标志着保险资金入市的新阶段,也预示着资本市场将迎来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的具体举措。据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透露,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预计每年将为A股新增数千亿元长期资金。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已超过4.4万亿元,显示出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在投资长期方面的优势和决心。

  保险资金入市将带来多少增量资金?这些资金更偏好哪些领域?如何确保险资“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家保险公司和业内人士。他们普遍认为,保险资金入市将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同时也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减少市场波动。

  千亿资金跑步入市

  根据实施方案,保险公司将加大对A股的投资力度,力争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股市投资。这一政策导向不仅有助于提升保险资金的收益率,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多家大型保险公司表示,将继续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耐心的优势,积极把握权益投资机会,实现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和稳定长期收益的“双赢”。

  在投资策略上,保险公司更注重从国家战略部署中寻找“长期投资密码”,围绕新质生产力优化资产配置。例如,国寿资产表示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方向,关注受益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稳经济政策加码以及中长期利率中枢下行的投资方向。

  险企布局私募基金

  为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金融监管总局推动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发起设立了总规模500亿元的鸿鹄志远私募基金有限公司。该基金已正式启动投资,并实现了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表现。目前正在积极研究推动鸿鹄基金二期扩募工作。

  鸿鹄基金的成功运营为保险资金入市提供了新的范例。其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的理念,选择竞争优势明显、治理结构优良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更多优质的投资标的。

  优化考核制度吸引资金

  为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考核制度的举措。例如,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降低当年净资产收益率的考核权重,提高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的权重。这一举措旨在引导保险公司优化资产配置,注重长期投资收益。

  同时,财政部也积极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支持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通过长短结合的考核方式,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优化资产配置,实现所有者权益稳定增长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综上所述,保险资金入市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减少市场波动。同时,通过优化考核制度和发挥绩效考核的引导作用,将进一步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