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50ETF扩容至9只,规模近370亿
AI导读:
创业板50指数近期迎来重大扩容,四只创业板50ETF集中上市,使得跟踪创业板50指数的ETF总数达到9只,规模接近370亿元。创业板50指数展现出显著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导读】4只新品上市,创业板50ETF扩容至9只,规模近370亿
创业板50指数近期迎来重大扩容。嘉实、富国、华泰柏瑞、华夏等基金公司旗下的四只创业板50ETF集中在深交所上市,使得跟踪创业板50指数的ETF总数达到9只,总规模接近370亿元。
公募行业人士指出,与传统宽基指数相比,创业板50指数在权重分配上更加倾向于新质生产力代表性行业。受益于政策红利、技术革命以及估值优势,创业板50指数展现出显著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创业板50ETF集中上市
作为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宽基指数产品持续推出新品。2月14日,华夏创业板50ETF和华泰柏瑞创业板50ETF同日上市,而嘉实创业板50ETF和富国创业板50ETF则分别于2月10日和2月12日上市。
今年以来,创业板50ETF迅速扩容。自1月份以来,国泰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相关产品也相继上市。在短短一个月内,跟踪创业板50指数的ETF从4只增加到9只,最新规模合计达到367.87亿元。

从市场表现来看,今年新上市的创业板50ETF自上市以来均取得正值涨幅。截至2月17日,国泰创业板50ETF自1月10日上市以来涨幅达到11.29%。
高成长风格投资价值获看好
创业板50指数反映了创业板市场中日均成交额较大的50只股票的整体表现,展现出战略新兴产业的高成长风格,当前投资价值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富国创业板50ETF基金经理金泽宇表示,创业板50指数的主营业务增速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显著超过其他主流宽基指数。
从历史数据来看,创业板50指数是孕育10倍牛股的摇篮。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结构的优化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进一步凸显了创业板50指数所代表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长期投资主线,包括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
自2020年以来,在历次较为显著且持续的上涨行情中,创业板50指数、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的涨幅普遍超过主流宽基指数。
从估值角度来看,创业板50指数的市盈率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综合来看,创业板50ETF在宏观经济转型、政策扶持和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的背景下,展现出较大的投资价值和成长空间。
华泰柏瑞基金指出,与新质生产力相关性较强的宽基指数在产品数量上显著扩容,反映出市场对这一领域的浓厚兴趣。
资金对创业板50指数兴趣浓厚
华泰柏瑞基金认为,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或将超出预期。中国企业在AI领域的跟随速度超出市场预期,深厚的工业底蕴为中国在自身完善的制造业上测试大量产业AI提供了可能。
庞大的工业制造基础使得“AI+”的逻辑在中国市场得以成功实践,市场关于应用侧繁荣的预期可能来源于中国强大的实体经济。创业板50指数等标的被视为AI等新兴技术普惠后的实际受益者之一。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