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反弹,AI投资成关键驱动力
AI导读:
2025年,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大幅反弹,跑赢多个主流指数及权益类指数基金。AI投资成为关键驱动力,基金经理聚焦人形机器人等高景气度赛道,挖掘阿尔法收益。A股市场回暖,主动权益基金能否实现大翻身,市场热议。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强劲反弹
领跑指数基金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2025年,A股市场显著回暖,尤其春节假期后,国产大模型DeepSeek掀起AI投资热潮,TMT板块超额收益明显。主动权益基金业绩随之大幅反弹,年内平均净值增长率达3.71%,超越多个主流指数及权益类指数基金。
年内,业绩领先的基金聚焦人形机器人等高景气度AI赛道,基金经理运用不同策略挖掘阿尔法收益。尽管AI投资领域竞争激烈,但多数基金经理看好其长期前景,计划围绕确定性机会调整投资组合。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显著回暖
50只基金涨幅超10%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平均净值增长率为3.71%,超越上证50、深证成指、沪深300等指数,也领先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与同期权益类指数基金3.52%的收益相比,主动权益基金表现更佳。
自去年10月9日A股市场首次显著调整后,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反弹明显。今年以来,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占比达79.77%。去年10月9日以来,共有1312只基金取得正收益。
业绩方面,50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初以来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超20%,其中7只基金涨幅超30%,部分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鹏华碳中和主题A、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等基金因聚焦人形机器人赛道,表现领先。此外,平安先进制造主题A、招商优势企业A等基金也涨幅显著,重仓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链及TMT板块。
基金经理们重点布局AI应用、“AI+”等新兴科技领域,把握人形机器人、DeepSeek等主题投资,成为业绩领先的关键。
财通资管数字经济基金经理包斅文表示,DeepSeek模型效果惊艳,计算机板块机会被主动权益基金抓住。博时基金权益投资一部总经理曾豪指出,A股回暖与AI热潮源于科技周期与产业升级协同,主动权益基金因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表现出色。
聚焦景气赛道
挖掘阿尔法潜力
业绩领先的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各异,但都围绕产业趋势、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聚焦高景气度、确定性高的方向,挖掘阿尔法收益。
德邦基金基金经理雷涛强调,团队紧密跟踪产业,深入研究新技术,精准锁定景气赛道中的阿尔法潜力方向。
中航趋势领航基金经理王森以“关注技术迭代,买在产业拐点”为核心策略,重点配置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链。
泰信中小盘精选混合基金经理董季周表示,科技和先进制造是AI落地的重要领域,组合依据市场与行业趋势,高集中度配置电子行业及计算机方向的AI落地场景。
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AI产业在DeepSeek技术突破后迎来基本面拐点,公募基金凭借前瞻性投研体系,对成长股趋势把握能力强,尤其在产业趋势确立初期,超额收益有望持续。
AI板块波动向上
拥抱确定性机会
基金经理们认为,尽管AI投资出现交易拥挤现象,但长期逻辑未变,后续将继续拥抱具有确定性的公司。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罗水星称,年初市场以主题交易机会为主,后续可能切换到内需风格板块。当前AI投资交易拥挤度较高,存在局部过热风险。
王森表示,将依据AI产业发展动态及企业业务进展调整持仓,审慎筛选投资标的,继续持有或增持具备技术壁垒、前景广阔的AI应用企业。
林清源指出,AI板块成交占比高,但参考移动互联网初期经验,资金聚集是合理现象。他看好算力基础设施与端侧龙头,后续操作将聚焦算力降本受益的硬件环节和已形成用户黏性的垂类应用。
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流动性相对宽裕的市场环境利好主题投资。短期局部交易量占比过高,但风险释放后,AI应用元年的长期逻辑不变。
人工智能浪潮汹涌
或成市场关键变量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春节后,主动权益基金“火力全开”,多只产品年内净值增长超40%。AI板块高位震荡,港股异军突起,影响主动权益基金排名。
多位基金经理认为,A股市场后续仍面临不确定因素,但AI应用场景广阔,有望成为未来3~5年的科技投资主线,同时看好受益于经济复苏、业绩底部反转的行业。
林清源直言,市场核心变量在于AI大模型的“阶跃式突破”。王森认为,AI技术及应用落地情况充满变数,将极大改变市场格局和投资热点。
除了AI产业链,宏观经济及海外市场走势也是基金经理关注的重要方面。董季周指出,接下来市场将逐步进入政策落地和数据验证阶段。
曾豪表示,海外加息的不确定性不容忽视,若未来加息或维持高利率,A股市场资金外流压力增大,流动性趋紧,估值受压制。
看好AI及顺周期投资机会
多位基金经理看好AI产业发展前景及顺周期板块投资机会。林清源强调,AI将主导未来3~5年的科技投资主线,需区分“真成长”与概念炒作。
罗水星表示,全年投资策略应以科技和顺周期轮动为主,看好机器人、AI应用等科技领域机会,以及化工、资源等顺周期领域。
包斅文看好AI各类应用,包括TMT、机器人等方向。王森还关注AI在医药、智能穿戴等领域的机会。
董季周看好数据服务、AI融入企业数据流等方向,以及“云、边、端”硬件创新趋势。
主动权益基金“大翻身”?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2025年,部分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亮眼,逐渐驱散过去三年业绩不佳的阴霾,市场热议其是否将“大翻身”。
今年,主动权益基金领先被动产品超过10个百分点,平均净值增长率优于被动型产品,出现“逆转”。A股回暖之下,主动权益基金能否走出低谷,实现“大翻身”?
曾豪分析,过去三年被动型产品占上风,因市场风格极端,被动型产品紧跟指数收益不错。但今年不同板块、个股表现差异大,考验选股能力。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表示,预计今年主动权益表现有望改善,契机在于政策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AI等产业发展趋势清晰、机构重仓方向估值性价比凸显。
包斅文认为,“王者归来”正在演绎,对今年主动权益的整体表现有信心。
AI、人形机器人等主题将为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获取超额收益提供土壤。王森分析,主动权益基金的优势在于对产业趋势的预判和个股Alpha的挖掘,AI投资复杂性为主动选股提供了空间。
罗水星表示,AI应用、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崛起,被动ETF未及布局或调整,主动基金经理通过主动挖掘和极致化配置,可明显提升净值。
林清源也看好AI等带来的机遇,他分析,AI产业链细分领域高度分化,主动选股优势凸显。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