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上调代销公募基金风险等级,强化投资者保护
AI导读:
建设银行等银行近一年来多次上调代销公募基金风险等级,旨在履行适当性义务,保护投资者权益。业内预计,2025年内将有更多银行跟进。此举有助于提升市场对基金产品风险评价的严格性,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银行代销公募基金业务正发生重大调整。2月10日,建设银行在官网发文称,近期已调整21款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而这已经是该行近一年来,第四次上调代销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上调理由均为“切实履行适当性义务”。
近一年间,邮储银行、民生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机构也曾先后公告宣布调整部分旗下代销公募基金的风险评级,主要涉及中风险及中高风险产品。对此,业内认为,2025年内还会有更多银行跟进。
建设银行再次出手上调公募基金风险等级
新一轮代销公募基金风险等级调整或将开启。
2月10日,建设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宣布近期已调整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涉及富国鑫旺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易方达龙头优选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C类等21款产品,其中5款升至R3,16款升至R4。
建设银行表示,调整是为履行适当性义务,保护投资者权益,遵循产品风险等级评定孰高原则,并提醒调整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等级可能存在与产品风险等级不匹配的情况,需及时关注。
实际上,建设银行2024年已三次上调代销基金风险等级,共计涉及产品60只。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随着市场环境、经济政策以及基金投资策略的调整,基金的风险特性可能会发生变化。银行通过重新评估基金的风险等级,可以确保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更加准确和及时。
管控风险为本质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金融市场波动仍然较大,市场对基金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评价认定趋严,更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除了建设银行外,民生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广州银行、宁波银行、广东南粤银行等也均在2024年对代销的中风险、中高风险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进行过调整。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各大银行相继上调公募基金的风险等级,和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强调的投资者风险适当性原则有关。银行此举也是在响应号召,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而近期股市走牛,一些银行此时调整基金风险等级,也有适时降温、进一步提示风险的意味。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方面曾提出,个别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遇到具体基金投资运作风险,遭遇一定亏损或者潜在亏损的时候,往往‘怪罪’基金适当性风险等级的定级偏低。因此,建议基金公司和基金销售机构达成共识,普遍、整体地把适当性风险等级提高。
此外,多家银行也正在收紧公募产品的超风险评级销售,增加风险提示等。
多地监管部门已发布“适当性”投资的风险提示,江西金融监管局方面指出,投资前必须仔细考虑个人情况,以制定符合个人需求和目标的投资计划。金融消费者应该认真阅读和了解相关产品的文件和风险揭示书。
江瀚表示,通过限制投资者购买超出其风险评级的公募基金,银行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水平,保护投资者利益。
目前,银行仍是基金代销的主力军,业内人士认为,在基金销售格局日益激烈的当下,银行应该在合规代销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基金代销能力。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