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基金发行市场收官,债券基金发行份额占比近七成,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回升。头部公募表现抢眼,中小公募则分化明显,部分“一基未发”。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需谨慎。

红星资本局12月22日消息,随着年末钟声渐近,2024年基金发行市场步入尾声。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以基金成立日为基准,今年全市场共发行1088只基金,发行份额高达11426.80亿份,总发行规模约11902亿元,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债券基金继续担当市场发行的中流砥柱,而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在经历低谷后再次突破2000亿份大关。此外,多家头部公募基金公司表现抢眼,年内募集规模超百亿元的公募机构超过20家。

具体来看,在权益市场回暖的3至5月及10、11月,基金发行份额均超过千亿份。其中,5月以125只新发基金、1523.12亿份的发行总份额位居榜首,当月债券基金发行份额更是高达1360.88亿份。受市场强劲反弹及被动指数产品推动,10月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创下近9年新高,达到853.21亿份。

在发行结构上,债券基金依旧是市场的绝对主力,今年发行的329只债券基金合计募资8152.52亿元,占比高达68.50%。其中,首发募资规模超20亿元的债券基金有134只,更有26只基金达到80亿元的顶格募资规模。

权益类产品(股票型+混合型)的整体发行规模与去年相当,但内部呈现分化趋势。股票型基金发行市场回暖,年内发行份额达到2316.50亿份,继2021年后再次站上2000亿份台阶。相比之下,混合型基金表现平平,年内新发的239只混合型基金中,仅有5只首发规模超过10亿元,且均未突破15亿元大关,而首发规模不足2亿元的基金多达82只。

基金公司方面,华夏基金今年新发基金数量最多,达到52只,新发规模232亿份;易方达基金则以50只新发基金、405亿份的新发规模领跑市场。此外,广发、南方、富国、天弘、汇添富、博时、嘉实等头部公募今年的新发数量均超过20只,新发规模均在百亿份以上。

然而,在头部公募频繁布局新品的同时,也有30家中小公募基金公司年内“一基未发”,其中半数在管规模低于50亿元。截至12月22日,161家公募持牌机构中,有30家年内未发行新基金,占比18.63%。在这之中,不乏诺安、中庚、浙商等业内较为知名的公募,也有江信、凯石等连续多年未发新产品的公募。

具体来看,诺安基金是这些未发新基金的公募中管理规模最大的一家,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管理61只基金,合计规模1990.41亿元,排名行业第34位。尽管年内未发行新产品,但诺安旗下多只基金年内增设了新份额。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中邮创业基金和浙商基金。

部分公募则连续多年未发新基金,且旗下产品也未增设新份额。例如,江信基金自2017年8月成立货币基金江信增利后,已7年未发新基金,截至三季度末共管理9只基金,规模为25.44亿元,较二季度末的34.53亿元有所缩水。凯石基金自2017年成立以来,仅发行过2只基金,自2020年1月成立凯石岐短债后,已近4年未发新基金,截至三季度末合计规模仅为3.0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小公募不仅年内“颗粒无收”,还遭遇了拖欠员工工资、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或股权违规转让等风波。例如,北信瑞丰基金、中庚基金都曾陷入欠薪或基金经理离职传闻,而淳厚基金则因股东私下转让股权未报告而被监管责令整改,并因涉嫌违法行为被立案调查。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基金发行市场的分化现象主要与市场环境、中小公募的发展阶段及自身策略有关。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头部公募将凭借品牌效应、过往业绩和投资能力等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而中小公募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对于投资者而言,在选择基金产品时需更加谨慎,关注基金公司的整体实力、历史表现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风格是否与自己的风险偏好相匹配。

红星新闻记者蒋紫雯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