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失败!多只迷你基金持有人大会召开未果
AI导读:
近期,多只含权基金触发清盘预警,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商讨是否持续运作,但因参会持有人持有基金份额不足导致多场大会以失败告终。基金公司希望加快迷你基金市场化进程,将资源投向更有生命力的基金产品。
近期,多只含权基金触发了清盘预警,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为了商议是否持续运作,基金公司纷纷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由于参会持有人持有基金份额不足,导致多场持有人大会以失败告终。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基金公司为了召集投资者参与持有人大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因此,在首次召开失败后,基金公司可能会选择自动转入门槛更低的二次召开流程,以减少成本投入。这一做法旨在加快迷你基金的市场化进程,将更多资源投向更有生命力的基金产品。
Wind数据显示,自12月以来,已有50多只基金发布了规模预警公告,其中九成以上为含权产品。这些基金尽管在市场行情中表现出色,如部分跟踪创业200、国证2000等指数的迷你ETF自本轮行情以来已涨超40%,但基金份额数量并未增加,反而持续减少,使得基金陷入生存困境。
根据相关法规及基金合同约定,基金公司近期接连召开了多场商讨迷你基金是否持续运作的持有人大会。然而,统计结果显示,12月以来已有20多只基金的持有人大会以失败告终,大部分为含权基金。基金公告披露的情况显示,由于参会持有人所持有的基金份额未达到法定的召开条件,导致持有人大会召开失败。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应当有代表二分之一以上基金份额的持有人参加方可召开。若未达到该比例,则可在三个月以后、六个月以内重新召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此时参会门槛降低至三分之一以上基金份额的持有人参加即可。近期,某灵活配置型基金就采取了二次召开持有人大会的策略,虽然满足了二次召集的法定开会条件,但由于同意议案的基金份额未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导致议案未获得通过。
上海某公募市场部人士透露,目前大部分基金持有人对基金公告的关注度不高,因此要想使得二分之一以上的基金份额持有人参与持有人大会,往往需要基金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而首次持有人大会失败后,部分基金公司会选择采取二次召开的策略应对,由于二次召开的条件有所放松,基金公司在资源投入上也能相对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召开持有人大会失败的迷你基金中,部分产品已经凭借本轮行情迅速摆脱了此前在“清盘线”挣扎的困境。例如,某金融科技ETF今年上半年一度出现基金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但本轮行情以来,金融科技板块大涨,该ETF基金净值已翻倍增长,最新规模大幅超过5000万元的“清盘线”标准。
然而,某中型公募机构人士指出,尽管部分迷你基金的净值回升,但并不意味着就会吸引资金流入。一只基金产品的运营涉及到多方面的成本投入,如果已经走上清盘的轨道,往往就很难回头了。同时,迷你基金的数量众多,它们的运营消耗了基金公司大量的成本。因此,现在基金公司更倾向于尽快处理这些迷你产品,而不是选择“保壳”。
对于当前较为热门的ETF品种,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相关人士认为,如果基金公司对于这部分产品仍有战略布局,那么可能会选择持续投入资源“保壳”,等待市场转暖。但对于没有战略需求的基金公司来说,由于ETF市场竞争激烈,规模较小的ETF难以吸引足够的流动性和投资者关注,因此更倾向于清盘。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接连失败!多只迷你基金持有人大会召开未果)
(责任编辑:6)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