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5月7日宣布降准降息后,银行理财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浪潮,东莞农商行、唐山银行、兴银理财等机构纷纷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基准调整幅度超过100个基点,利率下限低于2%。多家中小银行也开始陆续下调存款利率,银行理财市场面临考验。

自央行5月7日宣布降准降息后,银行理财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调整浪潮。这一政策变化迅速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得到了体现。

近期,东莞农商行、唐山银行、兴银理财等机构纷纷发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公告,部分产品基准调整幅度超过100个基点,利率下限低于2%。在当前“低利率、低利差、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下,近30万亿元存续规模的银行理财市场也面临一定的压力考验。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理财规模缩减了0.81万亿元。

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5月12日,兴银理财发布了四款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公告,且调整幅度明显。例如,天天万利宝稳利1号净值型理财产品B款,原业绩比较标准(年化2.10%—4.05%)现调整为年化1.50%—2.50%。变更后的业绩比较基准生效日为5月14日。此外,兴银理财稳添利日盈增利1号日开固收类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也从原来的年化2.05%—2.75%调整为现在的年化2.00%—2.70%。

除了兴银理财之外,东莞农商行、唐山银行、招银理财、广银理财、杭银理财、平安理财等机构的26只产品在同一日也调整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如果将时间拉长,从5月7日至今,则有150只银行理财产品调整了业绩比较基准。

银行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是对市场利率变化的快速响应。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推出了一揽子金融政策,其中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和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这一政策变化迅速传导至银行理财市场。

随后,多家中小银行开始陆续下调存款利率。近日,包括哈密市商业银行、聊城沪农商村镇银行、海伦惠丰村镇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迅速响应,部分银行的长期限定期存款产品利率已跌破2%关口,标志着多数中小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全面迈入“1.0时代”。

具体来看,哈密市商业银行、聊城沪农商村镇银行、海伦惠丰村镇银行等均调整了存款挂牌利率。例如,哈密市商业银行个人整存整取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分别降至1.5%、1.6%、1.8%、1.85%。

事实上,自今年4月份以来,已有多家中小银行陆续下调存款利率。进入5月份,这一调整节奏进一步加快,部分银行已累计四次调降存款利率。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存款利率下调自然会波及银行理财的业绩,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银行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银行理财如何应对考验?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近30万亿存续规模的银行理财市场面临考验。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行业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加9.41%,但较2024年末相比下降了0.81万亿元。

分析师指出,一季度银行理财规模下降具有季节性规律,但受多重因素影响,银行理财规模承受压力。债市波动也使得理财规模连续小幅下降。

国信证券分析师孔祥认为,银行理财进一步发展存在结构性障碍。一方面,理财产品的低风险属性导致产品短期化明显,另一方面,95%的固收型产品限制了主动管理空间,导致盈利模式困局。

孔祥还表示,长期看,理财子公司需要差异化转型,增加风险预算,通过多资产和多策略增厚收益。具体针对固收资产和多元资产,机构将持续配置有效资产策略。

下调业绩比较基准之后,为了维护和客户之间的关系,银行理财掀起一轮降费潮。交银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相继发布费率优惠公告,对旗下多款产品进行阶段性降费。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