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骑行台品牌THINKRIDER计划2025年在速卖通实现1亿海外市场销售额,将业务重心转向出海,征战海外高端市场。其千元级智能骑行台凭借高性价比在海外爆单,未来有望有一批国内中高端品牌在海外迅速崛起。

关税风波下,部分出海新品牌看到了新机遇。中国骑行台TOP1品牌THINKRIDER在跨境电商领域立下壮志,计划2025年在速卖通实现1亿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并将业务重心从内销转向出海,以“反向征战”海外高端市场。

“国外中高端品牌售价普遍1万多、数千元,而我们同品质的产品价格能做到1/3。”该品牌创始人俞丽铨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公司推出的千元级智能骑行台在国内市场大获成功后,又在速卖通上成功抢占欧洲、韩国、巴西、墨西哥等海外市场。

目前,THINKRIDER已加大备货力度,4000台骑行台正在运往海外仓的路上。俞丽铨表示:“国外智能骑行台品牌大多由国内代工,关税上涨后,中国供应链带来的性价比反而让我们更有优势。”

户外骑行品牌火遍海外

户外骑行已不再是小众运动,而是成为跨境电商力推的高增长类目。速卖通骑行行业负责人杰旻提到,户外骑行越来越受欢迎,平台的一大趋势是专注于细分领域的创新产品品牌脱颖而出,销售额从数百万元迅速增长到过亿。例如电动改装机、智能骑行台、3D打印坐垫、彩屏导航码表、碳纤维轮组等,都涌现出了不少创新产品。

智能骑行台10年前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工程师出身的俞丽铨在第一次见到后,原本想拿下国外品牌的代理权,但被人抢先。于是,他决定自己创业。

俞丽铨2008年在淘宝开店销售骑行配件,享受到了电商的第一波红利。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他决定转型。他放弃了贴牌代工模式,转而直接对标国外大牌,做中高端骑行台品牌,利用中国供应链优势挑战高端市场。2015年,他成立了THINKRIDER,每年投入数百万研发费用,专注于自行车智能骑行台的研发与推广。

疫情爆发后,他从淘宝转向速卖通。2019年,疫情催生居家健身潮,以宅家健身和户外骑行为代表的类目一度热销断货。大势之下,THINKRIDER自2020年5月入驻速卖通后,月销售额迅速从零增长到几十万美元。持续增长的订单让俞丽铨看到了海外市场的更多可能。

他告诉南都记者,今年元旦后,团队将重心转移至速卖通,前三个月在海外备数千台骑行台。去年加上其他产品,公司总销售额达到了5000多万元,今年他们要实现1亿的小目标。

价格下探至千元,海内外市场爆单

骑行与跑步相似,进入门槛低,社交属性强。随着玩家群体的壮大,对运动装备的需求也呈现出专业化、高端化的趋势。俞丽铨最先把智能骑行台在国内市场打开缺口。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24年。当时,国际大牌骑行台的价格普遍在一万元甚至更高,而国内品牌的价格也要四五千元左右。但令他们意外的是,国内人口众多,骑行台一年的销量却不如韩国、西班牙等国家。

“这也证明,国内市场显然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需要用极致的价格来打开市场。”THINKRIDER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通过规模效应和对供应链的极致把控,他们把国内骑行台的价格从3000多元降到了999元。

价格的变化带来了惊人的效果。价格降到999元之前,包含国内外批发业务在内,一年的销量是1万台;降价后,仅零售业务就达到了10万台。小众且专业的骑行台在国内迎来了大爆发。去年,THINKRIDER一举拿下了国内骑行台市场80%的占有率。

价格降低后,THINKRIDER快速在国外市场复制了国内的增长。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海外市场,并计划在今年大力布局外销。“2025年是外销布局的一年!我们不能给竞争对手任何反应时间。”俞丽铨表示,成本一旦降下来,他们在海外市场将具有巨大的价格优势。

“国外品牌卖1000美元的智能骑行台,我们能做到品质接近但价格仅1/3。”俞丽铨直言,国产骑行品牌的杀手锏在于“把高端产品平民化”。

在今年速卖通3月大促中,THINKRIDER X2 Max面向海外首发,销量同比增长31倍,多个市场都已脱销。现在还不是骑行台的销售旺季,但他们的工厂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

“10月至12月这三个月,我们出货了约5万台骑行台。2024年这一波热潮直接带动了整个电商平台的骑行台品类销量增长了6倍。”THINKRIDER电商负责人张寒秀介绍。由于销量过于火爆,智能骑行台的产能跟不上需求,只能预售1个月,但消费者仍然愿意等待。

关税上涨后,俞丽铨并不担心受影响。他表示,国外骑行台品牌大多在国内代工,关税上涨后,他们反而具有更大的价格优势。此外,国外骑行台品牌用户订阅需付费,而THINKRIDER为了沉淀用户,一开始就坚持软硬件同时出海,为用户提供免费的软件服务。“未来将有一批国内中高端品牌在海外迅速崛起。”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