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个人消费贷市场竞争激烈,新政出台后个人消费贷款额度上限提高至50万元。多家银行迅速调整政策,利率不断刷新新低,部分优质客户最低利率可达2.133%。然而,消费者需警惕“利率幻觉”,谨慎选择贷款期限和用途。

“2.5%低息,最高50万元,秒到账”。

今年以来,个人消费贷市场掀起新一轮竞争热潮,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以“低息、高额度”为特色的消费贷产品。新政出台后,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阶段性提高至50万元,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就职于北京某央企的李女士近期考察了多家银行的产品,发现招行的“闪电贷”对新用户最低利率可达2.58%,并享有利息抵扣券。在客户经理的协助下,李女士的贷款额度成功从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放宽了个人消费贷款的额度和期限。随着新政落地,多家商业银行迅速调整政策,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已降至“2”字头,个别优质客户最低利率可达2.133%,额度最高可达100万元。

此外,为吸引客户,银行还推出了多重奖励措施。如江苏银行无分行对消费贷客户进行贷款支用满1个月后可参与抽奖,奖品丰厚;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则对一次性提款6万元以上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客户奖励50元话费。

随着促消费政策的持续落地,消费贷产品利率不断刷新新低。中部某城商行针对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优质客户推出年化利率2.133%的三月特惠贷款,最高额度达80万元。

然而,银行也提醒消费者,还款时间越长利率越高,需谨慎选择贷款期限。同时,消费者需警惕“利率幻觉”,切勿盲目申请消费贷,以免加重个人债务负担。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2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已降至2.91%。分析师指出,LPR基准利率下行和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缓解是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消费贷新政的落地能否成为撬动内需增长的新支点?业内人士认为,适当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并放宽相关要求,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但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的放宽也带来了一定风险。银行对消费贷用途有一定限定措施,违规使用消费贷资金将面临法律追责、信用受损等风险。因此,消费者申请消费贷款时应量力而行、合理适度。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