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商业银行消费贷利率已降至2.5%—2.8%区间,政策频频鼓励商业银行合理设置消费贷款,有助于提振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商业银行需平衡好“促消费”与“防风险”,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深耕”。

  近期,《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多家商业银行消费贷利率已降至2.5%—2.8%区间,消费金融市场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这一利率调整有助于提振消费,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需求,进而带动经济增长。接下来,商业银行需平衡好“促消费”与“防风险”,推出更多金融产品丰富消费金融供给。

  推出消费贷利率优惠活动

  3月21日,招商银行推出“闪电贷”春日限时福利,年化利率2.58%起,额度最高50万元,期限最长7年。活动时间为3月21日至3月31日,针对新客户且招贷分大于等于13000的纯用户。此外,宁波银行宁来花、杭州银行宝石贷也推出消费贷优惠,新客户可享受2.68%至2.7%不等的年化利率。

  除了新客户优惠,部分银行还推出优惠券活动,在贷款基础上可申请一定利率折扣。例如,北京银行针对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2.5%的优惠利率。

  国有大行也加入消费贷利率调整行列。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三款消费贷产品优惠年化利率均有所下调,最低至2.7%起。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表示,商业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调将激活消费潜力,助力消费金融提质扩面,培育消费热点。

  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深耕”

  政策层面频频鼓励商业银行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认为,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支持举措,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推动消费升级。

  薛洪言指出,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合理设置消费贷款,将显著改善消费者支付能力。以新能源汽车购置为例,延长贷款期限有助于刺激中高端车型消费,推动产业链复苏,助力经济稳增长。

  商业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调虽有利于刺激信贷需求,但需警惕过度负债及资金挪用风险。银行在宣传时明确告知贷款用途,并加强贷后管理,防范消费贷违规流入股市、楼市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消费金融市场有望迎来量质齐升。薛洪言建议,商业银行应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深耕”,通过场景嵌入与客群细分进行产品创新,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最终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效提升的转型。

  杨海平提出,商业银行可与促销活动结合,推出绿色消费金融产品,发展场景化消费金融,利用金融科技提升客户体验,抢占市场先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