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以提振消费。新政策包括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等。多家银行已调整消费贷利率和线上个人消费贷产品最高额度,积极响应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上海报道 消费金融正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引擎,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加大消费金融支持力度,以促进消费增长。这项政策旨在通过消费金融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回暖。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已正式下发至各金融机构,明确提出了增加消费金融供给、优化消费金融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等。

其中,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已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也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这一变化体现了政策对个人消费金融需求的积极响应。

从金融机构的实践来看,多家银行已迅速调整个人线上消费贷产品的最高额度,以符合政策要求。同时,消费贷利率也进一步下探,进入“2%”时代,显示出金融机构在政策引导下的积极作为。

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这一政策背景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通知》中,围绕“增加消费金融供给”的政策力度尤为突出。除了提高贷款额度外,还优化了个人贷款期限政策,将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延长至不超过7年,以满足居民长期消费需求。

业内专家指出,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并放宽相关要求,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的积极作用,还能更有效地满足居民在大宗消费方面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另一项值得关注的是,《通知》还强化了对个人消费贷款资源要素保障的要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并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中给予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不低于10个基点的优惠。

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多家银行已纷纷下调消费贷利率,并调整线上个人消费贷产品的最高额度。例如,建设银行的“快贷”产品、招行“闪电贷”产品的最高贷款额度均已提升。

同时,政策还强调形成政策合力,加强金融与财政政策的协同,优化支付和征信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更灵活的金融服务。这些举措旨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消费金融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消费金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