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推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建设获多部门回应
AI导读:
全国人大代表何光华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建议,获得多部门积极回应。国家能源局联合多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充换电设施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国充换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达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1%。
一条来自人大代表的建议,如何破解充电换电难、旅程焦虑问题?2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了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典型案例新闻吹风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主任何光华分享了她的《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建议获得多部门积极回应的历程。
何光华透露,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正式提交了这份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该建议源于她在履职调研中,频繁听到新能源私家车主和商用车主反映充电换电难、旅程焦虑等问题。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充电换电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各级人大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深入江苏、上海、浙江、深圳等地,调研了十余个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并与车企、运营商及用户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调研发现,城市内部充电桩分布不均:部分核心区域过剩,常被非电动车辆占用;老旧小区、城郊覆盖率不足;高速公路服务区节假日桩位紧张。
针对这些问题,何光华提出了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协同机制、加速居民区充换电设施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推广换电模式等解决方案,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充电焦虑”发声。
对此,国家相关部委给予了高度关注。国家能源局联合工信部、住建部、交通部、自然资源部、财政部,针对何光华的建议进行了多次电话沟通和详细回复,详细阐述了当前政策推动情况和未来推进方向。
“由于涉及多个协同部门和多个领域,包括规划、政策、标准等,我深刻感受到受理部委在推动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上的高效与精准。”何光华表示,针对民生关切,国家能源局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政策举措。其中,《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编制指南》的发布,为各地分层级、分场景确定充电设施发展策略、建设规模和重点任务提供了指导。
在政策推动下,截至2024年底,全国充换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达到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1%;桩车增量比为1:2.7,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台,覆盖率接近100%。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