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内蒙古蒙商消费金融因个人不良信息报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前未履行告知义务等,被处罚款83万元。近年来,征信违规已成为消费金融机构被罚的高发区,行业合规性面临挑战。

2025开年,消费金融机构首张罚单出现。内蒙古蒙商消费金融因个人不良信息报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前未履行告知义务等,被处罚款83万元,这凸显了征信管理在消费金融领域的重要性。

近年来,征信相关的违规事项已成为消费金融机构被罚的高发区,晋商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等此前也曾因此类情况被罚。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处罚原因可能是机构过于注重业务拓展,放松了贷前审查标准和贷后管理。

蒙商消费金融:已整改并加强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包头市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内蒙古蒙商消费金融因未履行告知义务和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违法行为,被罚款83万元。同时,时任蒙商消费金融风险管理部风险政策总监也被罚款。蒙商消费金融回应称,公司高度重视处罚决定,已完成整改,并将进一步加强人行征信管理。

蒙商消费金融成立于2016年12月,是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成立的第17家全国性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截至2025年1月末,蒙商消费金融累计放款客户830万人,累计放款金额868亿元,已连续四年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蒙商消费金融的两项违法行为均与征信管理密切相关。《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前应当告知信息主体本人。消金机构未履行此条例,损害了消费者对自身信用信息的知情权。

金融的核心是风控,征信管理是风控的重要环节。当前,在消费金融领域,征信管理的复杂性日益凸显。一方面,海量数据处理对金融科技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另一方面,行业频现数据泄露与滥用问题,合规风险加剧。黑猫投诉平台上,与消金机构以及征信相关的投诉达上万条。

征信管理合规性成行业关键挑战

近年来,多家消金机构因征信管理问题被罚,如捷信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等,行业在合规性方面依旧存在薄弱环节。监管对该类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多采取“双罚制”。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建议,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应汲取同业机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征信采集、报送、异议处理相关业务流程,加强与金融消费者的主动沟通,充分保护好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