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专享理财与打榜产品:理财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问题待解
AI导读:
随着春节临近,多家银行及银行理财公司推出春节专享理财产品,同时市场上还出现了高收益打榜产品。这些产品旨在吸引投资者,但理财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银行理财机构需加大创新力度,开发多元化理财产品,优化资产配置策略,提升投资能力。
随着春节的临近,多家银行及银行理财公司纷纷推出春节专享理财产品,以吸引投资者。某中小银行资管部人士透露,该行推出了一款春节专享理财产品,其业绩比较基准相较于同期限、同类型的理财产品高出5到10个基点。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控制规模来保障收益率,主要从投资端与渠道端两方面入手提升产品收益率。投资端方面,该行将存量高利率存款等优质资产向该产品倾斜;渠道端方面,则联合零售部降低产品管理费与销售费,以实现更高的收益率。
然而,不仅仅是春节特别款产品,市场上还出现了类似于橱窗基金的特别款理财产品——高收益打榜产品。这些产品在发行前期以高收益率吸引投资者,但一段时间后,产品收益率将大幅下降,形成“腰斩式下跌”。某理财公司人士表示,这种打榜产品的目的是为了上量,即提高产品规模和市场份额。理财行业竞争激烈,为了吸引投资者,一些理财机构会采取非常规手段,如推出小规模的高收益率产品,然后在铺渠道时利用历史业绩吸引代销机构将其放在推荐榜单前列。
记者注意到,在春节假期前后,居民与机构手头资金较为充裕,不少银行及银行理财公司会聚焦客户的资金增值需求,发行春节专享理财产品。这些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大多在2%-4%区间,其中不乏业绩比较基准上限超3%的吸睛产品。例如,禾城农商行推出的2025年春节专享PR2级理财产品,期限类型为3-6个月,业绩比较基准为2.2%-2.9%,销售区域为浙江省,相较于该行同期限、同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高出不少。
除了产品名称带有“春节”二字的特别款产品外,还有其他特别款产品也备受关注。某股份行网点客户经理向记者介绍了其他特别款产品,如低风险的现管类理财产品。这些产品的底层资产往往是货币基金或银行存款,收益率不会太高。然而,有部分新发的现管类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3%,但维持一段时间后,收益率就会掉到1.5%左右的正常水平。这种产品由于前期表现好,很容易售罄。
谈及打榜产品的具体做法,有理财公司人士表示,新发产品时,理财机构会控制产品规模,有时渠道端也会帮忙锁定额度。机构将高收益率的优先股、快要到期且收益率比较高的存款和信用债等资产放进去,拉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等收益率上来就放开申购额度,由于产品历史业绩好,渠道端自然愿意推荐。但这种高收益率难以长期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大幅下降。
在理财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我国银行理财市场仍面临一些结构性问题,如产品同质化严重、权益类产品占比过低等。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理财机构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开发多元化理财产品,特别是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同时,理财机构还应优化资产配置策略,提升投资能力,通过引进专业人才、调整多元化投资策略等方式,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提高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率。
此外,为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近日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体的举措,旨在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对银行理财公司而言,这将为其布局权益市场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未来,银行理财公司将加大多资产产品创设和布局力度,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加快理财资金入市步伐。
(图片及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报及相关银行理财公司官方发布)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