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9月24日,债券通“南向通”迎来开通四周年。作为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关键举措,它完善了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渠道,未来开放个人投资者存在一定可行性。

  2025年9月24日,债券通“南向通”迎来开通四周年,这一金融开放举措备受瞩目。作为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关键举措,2021年9月24日,在债券通“北向通”平稳运行四年多的基础上,债券通“南向通”正式上线,标志着债券通实现“双向通车”,为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按下“加速键”,成为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四年间,“南向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上海清算所通过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模式托管“南向通”债券已达971只,余额达5742.1亿元,较四年前分别增长了超26倍和102倍,彰显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债券通“南向通”完善了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格局,加速了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融合,为金融市场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郭一鸣看来,这为内地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渠道,通过投资香港离岸债券市场,有效分散单一市场风险,提升资产收益稳定性;同时,“南向通”带来大量内地资金,提升香港债券市场活跃度与流动性,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还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动能。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汪大海也对记者表示:“‘南向通’的扩容为更多境内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境外投资渠道,有助于优化资产配置,获得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回报。”

  从探索起步到优化扩容,“南向通”四年间持续深化开放内涵。今年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宣布三项对外开放优化措施,包括扩大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四类非银机构,优化离岸回购及互换通机制。这意味着更多专业投资主体可通过该机制参与香港离岸债券市场。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此举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优化资产配置,同时有助于分散单一市场风险,提升市场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券商、基金、保险、理财与此前参与机构的投资风格不同。有机构人士认为,这会促使更多的做市商来参与市场,从而更好地服务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这对现在做市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未来是否逐步开放至个人投资者”的问题,郭一鸣认为,目前条件尚不成熟。因为香港债券市场风险复杂,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与应对能力较弱,开放后风险管控难度大。不过,郭一鸣指出,未来逐步开放个人投资者存在一定可行性。比如,可考虑分步推进,允许高净值客户通过专业机构以定向理财方式参与,等到市场机制进一步成熟之后,再逐步扩大范围。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