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上半年,国内债券市场活跃,全市场债券发行金额达44.68万亿元,同比增长16.59%。头部券商凭借综合实力巩固市场主导,中小券商则通过区域深耕、细分领域突破实现差异化突围。

财联社9月14日讯今年上半年,国内债券市场保持活跃,债券市场增长成为市场热点。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场债券发行金额达44.68万亿元,同比增长16.59%,其中券商债券承销金额合计达7.34万亿元,同比增长20.75%,累计承销债券2.3万只,同比增长35%。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火热一方面来自于利率持续低位震荡下的企业融资需求激活,另一方面来自于过去几年以较高利率发行的地方债有较为强烈的置换需求,这进一步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在这轮增长浪潮中,头部机构凭借综合实力巩固市场主导地位,而部分中小券商则通过区域深耕、细分领域突破实现差异化突围,债券承销格局生变。

头部集中与细分突破并存,债券承销格局生变

在IPO市场回暖的基础下,券商的投行业务多数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从上市证券公司公布的半年度报告看,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8.66亿元和1040.17亿元,同比分别增加30.1%和65.1%。其中,券商投行业务实现企稳回升,同比增长18.11%至155.30亿元,增幅表现仅次于自营业务(46.9%)和经纪业务(44.0%),扭转了近3年来同期投行业务持续加速收缩态势。

在债券承销领域,财联社注意到,通过全品类布局、资本实力与创新业务形成竞争壁垒,头部券商的“马太效应”持续强化。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上市券商中,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债券承销手续费收入分别达168.40亿元、127.70亿元、101.75亿元分列前三,合计占据行业超40%的市场份额。

在债券承销的细分项表现中,市场的头部效应也较为突出。比如在信用债承销领域,据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券商投行共承销信用债16903期,承销规模5.29万亿元,其中排名前十券商承销规模合计3.46万亿元,占总承销规模的65.45%。此外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承销只数7332期,承销规模2.18万亿元,其中排名前十券商承销规模合计1.27万亿元,占总承销规模的58.36%,债券承销头部效应凸显。

在业内人士看来,具备优质项目资源、专业定价能力和完善风控体系的头部投行机构,或将在市场波动推动下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预计投行格局将进一步走向集中,42家上市券商上半年净利润前五的市场份额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8%,行业并购重组趋势仍在持续。

不过市场结构性机会集中释放也给予中小券商在细分赛道打造差异化优势提供了机会。据财联社梳理,五矿证券在新增统计的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领域表现突出,以11亿元承销金额和4家承销家数双居行业第一。财信证券聚焦低碳转型债券,承销家数排名行业首位;国开证券则在“一带一路”债券承销家数上独占鳌头。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低碳转型债券等细分品类中,中小券商承销金额占比超过40%,形成与头部券商错位竞争的格局。

中小券商寻求突围,深耕区域+特色布局

在头部券商强势领跑的背景下,部分中小券商多渠道寻求破局之道。比如,河北省属重点券商财达证券通过深耕区域+特色布局,上半年实现了债券承销业务的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完成各类信用债券承销122期,较去年同期增长27.08%;实际承销规模达340.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61%,两项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行业排名升至第21位,较去年提升1位,实现连续7年半稳步攀升,展现出强劲的业务增长韧性。

财联社注意到,细分领域的精准布局,成为财达证券突围的关键。其中在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承销中,该公司上半年完成2期承销,规模达9亿元,位列行业第三名,这一成绩远超其中型券商的行业定位。在科创债领域也实现突破,累计承销6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规模27.23亿元,行业排名第23位。资产证券化业务同样增速迅猛,发行ABS产品32只,销售金额33.9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91.49%,形成多元发展的业务格局。上半年该公司股权项目新增超过去年同期90%,项目储备丰富,对河北全省上市公司覆盖率达到96.3%;新增1家督导企业,督导河北省内新三板企业数量达25家,继续位居首位。截至上半年末,其新三板做市报价项目19个,在全国股转公司2025年季度做市商评价中进入前20%,获得做市交易经手费减免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头部券商垄断大项目的情况下,中小机构通过聚焦区域市场、深耕细分品类、强化客户服务等方式,依然能够找到成长空间。“中小券商无需在全市场与头部竞争,而是要找到‘小而美’的细分赛道,头部券商因项目规模小、利润薄参与度低,恰好给了中小机构生存空间。”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小券商也是行业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化,专注精品化、特色化发展的券商有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