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综述了桑坦德银行、巴克莱等机构对欧央行利率政策、欧元区国债供需及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分析,同时涵盖了日本、印度等国的经济动态与政策展望,为投资者提供全球财经市场的全面视角。

  ·桑坦德银行:欧央行料按兵不动至年底,2%或为利率下限(国债期货市场关注点)

  ·巴克莱:10月欧元区国债净供给转负150亿欧元,供需格局改善或支撑债市(债券市场重要动态)

  ·BlueBay:市场押注美联储25基点降息驱动美债利率曲线陡峭化(全球财经焦点事件)

  【机构分析】

  ·桑坦德银行策略师指出,尽管不应完全排除降息可能,但欧洲央行短期内大概率将维持存款利率在2.00%不变,直至今年晚些时候等待关键宏观数据验证其经济预测。欧洲央行并无必要将利率降至2%以下,暗示2%或为本轮周期下限。欧元区收益率曲线面临上行风险,但显著升息压力可能需待政策路径进一步明朗后才会显现(国债期货市场分析)。

  ·巴克莱利率策略师指出,受联合发债规模下降影响,欧元区政府债券供应将于10月显著放缓。预计10月总发行量将由9月的约1300亿欧元降至1060亿欧元。欧元区政府债券到期兑付规模将从9月的520亿欧元激增至10月的约1210亿欧元。受此影响,10月政府债券净发行量预计将由9月的780亿欧元转为负150亿欧元,意味着市场将迎来净供给收缩,或对债市构成支撑(债券市场供需分析)。

  ·ICIS经济学家表示,美国8月CPI报告令美联储利率路径“更具挑战性”,暗示通胀与就业数据出现矛盾信号。美国8月通胀数据表现复杂,就业市场显露疲态,美联储仍可能在9月议息会议上启动降息,以应对经济放缓风险(全球财经政策动向)。

  ·穆迪经济学家指出,当前日本通胀仍主要受成本推动,缺乏强劲的“需求拉动型通胀”作为加息的坚实基础。虽然技术上具备加息空间,但在前景未明之际,日本央行更可能选择按兵不动,等待经济信号进一步明朗后再做决断。日本首相石破茂意外辞职,为日本国内政策连续性蒙上阴影;同时,国际市场对美日贸易协议前景的持续疑虑,加剧了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叠加出口疲软、工业产出下滑及消费复苏乏力等内需疲态,经济放缓风险正成为央行决策的关键掣肘(国际财经重要事件)。

  ·邓白氏报告显示,印度2026财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大增7.8%,工业产值指数(IIP)7月增长3.5%,其中基础金属、电气设备及非金属矿物制品等制造业板块表现尤为亮眼。受益于建筑需求稳定与低基数效应,8月IIP增速预计进一步升至6%。印度央行维持5.5%回购利率及中性立场,流动性持续过剩,通过市场操作吸收1.79万亿卢比。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于6.4%,短端利率持稳。卢比汇率预计9月小幅走强至87.2兑1美元(8月为87.4)(国内财经数据更新)。

  ·BlueBay首席投资官指出,市场消息称特朗普无意提名“特立独行”的外部人士担任美联储主席,此消息或为美债投资者带来信心,有助于稳定长期国债收益率,缓解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在即,幅度预期温和: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周FOMC会议上启动降息,大概率降息25个基点,降息50基点的可能性较低。随着宽松周期重启,短端利率有望率先回落,推动收益率曲线形态修复(财经政策预期分析)。

  ·市场分析认为,面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及就业数据的剧烈修正,美联储或需更积极应对。历史经验显示,若经济前景恶化,降息50基点的可能性将显著上升——尽管当前主流预期仍为25基点,但该选项并未被排除。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周议息会议上启动降息周期,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0%。这一预期与近期美国就业数据持续疲软、通胀压力缓和高度吻合,标志着货币政策重心已从“抗通胀”转向“稳就业”(全球财经政策展望)。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