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高成长产业债:发行提速与市场展望
AI导读:
上交所高成长产业债发行提速,储备项目超300单,规模持续扩大。作为推动信用分层的有力工具,其助力资本有效集聚,实现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未来,高成长产业债ETF的推出值得期待,将丰富投资选择,提升市场流动性。
新华财经上海7月22日电(记者杨溢仁)今年以来,上交所高成长产业债发行提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现阶段高成长产业债的储备项目已有300余单,已立项100余单,规模持续扩大。
分析人士认为,高成长产业债作为能够推动信用分层的有力“抓手”,风险总体可控,其能够引导资金流向真正有需要的企业,助力资本有效集聚,实现债券市场高质量建设和发展。
资产池稳步扩容
长期以来,产业债筹资主体发行成本等问题,始终是市场焦点。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高成长产业债,旨在鼓励以信用分层促进产业企业融资。截至6月30日,上交所累计已有53只高成长产业债成功落地,整体规模逾300亿元,筹资主体行业多元。
“高成长产业债=境外的高收益债-垃圾债”,具备更有效的市场定价、更顺畅的投融资交流、更多元的投资者结构等特点。
“我们希望通过信用分层,真正地推动资本实现有效集聚。”上述负责人补充表示。
从2024年的10来只债券,到当前的50多单产品,高成长产业债已经逐渐走入投资圈视野。
市场观念待扭转
正是因为有了成功案例,才能吸引更多机构敢于试水。不过,高成长产业债市场想要发展壮大,仍需各参与方的协力施为。
举例而言,高成长产业债的发行对信披、投资者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行人信披做得越好,投资人越有信心,企业筹资的利率就会下行,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希望将高成长产业债打造成为更市场化的产品,达到支持实体的目的,也让发行端和投资端结合得更为紧密。”前述交易所负责人坦言。
除此以外,高成长产业债在发展过程中依旧面临着一些阻滞,亟待克服。尤其就市场观念与认知层面而言,信用风险随之而来,相关制度安排同样有待完善。
如何提升高成长产业债的交易活跃度,也需要提上日程。目前部分高成长产业债的二级市场流动性依旧有待提升。
金融创新仍可期
“在科创债ETF发行如火如荼的当下,后续管理层或将研究、推出高成长产业债的ETF,有助于提升相关产品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丰富老百姓的‘钱袋子’,让其享受高成长产业的发展红利。”一位资深投资人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ETF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跟踪某一特定指数的基金。某种意义上,国内尤其需要ETF机制的债券品类,因为信用债个券差异较大等,而借助ETF,能降低信用风险,便利投资者交易。
可以看到,今年初证监会发布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要稳步拓展债券ETF,逐步补齐信用债ETF发展短板。
目前跟踪相关指数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一般具有资质较好、信用风险低等特点,未来高成长产业债ETF的推出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