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熊猫债注册规模达1535亿元,同比增长165%。熊猫债作为境外机构在华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正成为国际知名机构重要融资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协会”)7月16日发布的熊猫债市场半年度盘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协会共完成1535亿元熊猫债注册,同比增长165%,发行规模为844亿元。截至6月末,经协会注册熊猫债累计发行7868亿元。

  熊猫债是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既是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拓宽人民币跨境融资渠道,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有利的政策及市场环境下,熊猫债市场不断提质扩容,市场规模屡创新高,展现出全球资本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与青睐。

  据交易商协会最新数据,截至6月末,经协会注册熊猫债累计发行7868亿元;存续金额2628亿元,同比增加508亿元。2025年上半年,协会共完成1535亿元熊猫债注册,同比增长165%,发行规模为844亿元,其中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发行235亿元,同比增长161%。

  目前,熊猫债正在成为国际知名机构的重要人民币融资渠道。今年上半年,国际开发机构、跨国企业熊猫债发行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中长期限熊猫债发行占比为74%,较上年同期上升20个百分点,发行人结构明显优化。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发展方面,上半年境外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和绿色债券等创新产品86亿元。

  据交易商协会介绍,为加大服务供给力度,上半年协会优化了境外机构绿色债券机制,引入框架发行这一国际惯例,在绿色项目认定、募集资金管理、存续期披露等方面实行更加国际化的机制安排。

  人民银行已明确,将继续支持境外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在华发行熊猫债券,推进熊猫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交易商协会透露,下一步将优化境外发行人结构,持续完善制度规则,推动熊猫债市场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