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公告,提出多项重要举措。上交所同步配发细化支持措施,市场反响热烈。多家证券公司和科创企业积极响应,筹备科创债申报和发行,预计近期将有一大批科创债项目落地。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公告(简称《公告》),旨在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配套支持机制,提出多项支持举措。上交所同步配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简称《通知》),细化支持措施,市场对此反响热烈,视为科技创新企业的政策“大礼包”。

  3月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透露,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已达1.2万亿元,其中上交所科创债占比超八成,成为科创领域债券融资的主要平台。

  自2021年科创债推出以来,上交所持续推动其提质扩面,已支持近300家产业企业发行科创债,规模破万亿。本次《通知》进一步推动科创债扩容,多家证券公司和科创企业积极响应,筹备申报和发行,预计近期将有一大批科创债项目落地。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科创导向,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机制,提升制度包容性、适配性。同时,加大调研和沟通力度,改善市场生态,营造一二级联动、投融资协同的市场环境。

  拓宽发行主体,灵活募集资金使用

  近期,债券市场“科技板”备受瞩目。本次《公告》和《通知》不负众望,从主体范围和募集资金使用两方面推动科创债扩容增量,为科技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持。

  在拓宽发行主体方面,《通知》明确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通过贷款、股权投资等多种途径支持科创领域。灵活募集资金使用方面,新增支持优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等,进一步提高科创资金使用灵活度。

  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等多家证券公司正积极筹备科创债申报和发行,约160亿元证券公司科创债有望近期落地。同时,相关配套支持措施也在研究中,将渐次落地。

  简化信息披露,完善配套机制

  《通知》围绕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从简化信息披露、完善配套机制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科创债发行人适用简明信息披露安排,降低信息披露负担。同时,简化发行阶段文件要求,明确科技型企业可申请延长财务报告有效期。

  此外,《通知》完善科创债配套支持措施,打造一二级联动、投融资协同的市场生态。融资端,科创债适用“绿色通道”,支持设置创新条款。投资交易端,优化科创债交易机制,引导投资机构加大投入,支持创设科技创新债券类ETF产品。

  投融联动,优化生态,增强市场获得感

  科创债破万亿体量得益于其高效、灵活的融资特性和投融联动的良好生态。上交所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投融对接等方式,增强科创债融资支持力度,打造良好生态。

  自2023年起,上交所推动做市商开展科创债做市报价服务,纳入基准做市券。进一步降低纳入门槛,提升科创债交易流动性,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策为科创领域开辟了中长期增量资金。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科创导向,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提升制度包容性、适配性,改善市场生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