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年初以来,债市围绕宽松预期的修正与再升温波动。一季度债市显著调整,4月初美国关税政策提振宽松预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迅速下行。基本面显示经济向好但内需需加强。政策延续“适时降准降息”说法,下半年货币政策必要性加大。资金方面,5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预计超1.5万亿元。短端国债收益率存在更大下行空间。

年初以来,债市的波动主要围绕宽松预期的修正与再升温展开。一季度,债市经历了显著调整,原因是经济基本面强劲复苏,同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落空,加之银行间资金面阶段性趋紧,导致短端利率上行压力逐渐传导至长端。然而,4月初美国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提振了我国的宽松预期,4月2日至7日,短短3个交易日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迅速下行近16个基点,至1.6330%,接近年初宽松预期“抢跑”时的水平。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在1.65%附近波动。

在基本面方面,一季度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得益于政策推动和外需的韧性,经济整体呈现出“供好于需、外需好于内需、政策支持的内需好于实体支持的内需”的特点。不过,这也凸显出内需修复仍需加强。4月高频数据显示,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全球贸易受到冲击,如韩国出口同比转负,显示出贸易压力。尽管近期特朗普态度缓和,部分商品得到豁免,但美国通过关税打击我国产业发展的长期趋势不变,因此,促进内需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政策上,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央行表态均延续了“适时降准降息”的说法,尽管未给出新的信号,但考虑到下半年宏观环境将更加复杂,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加大。此外,随着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显现,美联储可能在下半年开启降息周期,这将减轻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制约。

资金方面,根据已公布的地方债发行计划,结合历史规律,预计5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在“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的要求下,发行进度加快将进一步增加二季度国债市场的供给。届时,降准配合财政发力的可能性增大。

总体而言,政策工具箱不断完善,宽松预期持续升温。年初以来调整到位且未充分受益宽松预期的短端国债,其收益率具有更大的下行潜力。待降准落地,甚至国债买卖重启,可择机操作以获取收益。(作者单位:建信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