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央行公布的LPR较上月维持不变,债市期待的“降息”落空但反应平淡。机构对货币宽松的预期依然较高,普遍认为二季度降准降息是大概率事件,债市中长期将延续偏强走势。

近日,央行公布的两个期限品种LPR较上月维持不变,债券市场期待的“降息”未能如愿。不过,债市对此反应平淡,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虽然小幅上行,但仍维持在1.65%左右。

上海一资管机构的债券交易人员表示,政策层暂时按兵不动不会对市场带来过多影响。从中期角度看,机构对货币宽松的预期依然较高,普遍认为二季度降准降息是大概率事件,这些预期足以支撑利率维持低位。

机构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当前降息、降准的概率明显上升,流动性将边际改善,叠加风险偏好回落,债市预计短期震荡,中长期将延续偏强走势。

“降息”预期短暂落空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4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均与上月持平。

尽管“降息”落空让部分交易人员失望,但多数分析认为,短期不“降息”在预期之内。

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研究员李席丰指出,4月以来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不变,LPR的定价基础未变。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股市修复强劲,流动性缺口较小,因此4月调降LPR的必要性下降。此外,当前银行净息差、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利率均处于历史低位,银行缺乏进一步下调LPR的动力。

国金资管固收团队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当前仍需观察外围经济变化,当前或并非降息合适时点。同时,去年四季度银行净息差环比收窄至1.52%,降息或需等待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当前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报价行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总体来看,LPR报价已连续6个月保持不变,背后是GDP增速走势偏强。因此,尽管货币政策基调转为适度宽松,但下调LPR报价的迫切性不强。

货币宽松预期未改

尽管短期降息、降准均未落地,但机构对货币宽松的预期依然未变,普遍认为二季度将迎来较大力度的降准降息。

国金资管固收团队分析,5月或为债市阶段性供给高峰,降准可配合银行降低成本,因此二季度前半段降准大概率落地,幅度或为25BP—50BP。降息方面,预计6月是降息的合理时点,幅度在15BP—20BP。

李席丰认为,宏观政策托举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加,出台节奏也将加快,叠加政府债发行提速,二季度有望迎来降准降息。预计降准在4月下旬或5月落地的概率较大,幅度在50BP左右;降息可能在5月至7月间落地,幅度在20BP—30BP。

王青也表示,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时机已成熟,预计降息幅度可能达到30个基点。

这意味着下一步有力度的政策性降息将带动LPR报价下行,进而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下调,较大幅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这是当前促消费、扩投资、提振内需的有效措施之一。

债市前景乐观

由于宽松预期十足,当前机构对债市普遍感到乐观。

前述债券交易人员表示,大多数机构认为债市还有较好机会。特别是一些机构在等待机会加仓,货币宽松将给后入场资金提供底气。

李席丰也表示,后续降准降息落地后,资金面将转向均衡偏松,利率曲线可能陡峭化,长债利率下行空间进一步打开。

国金资管固收团队也持有乐观态度,认为降准或降息落地后资金有望转暖,进而带动配置力量回归,推动利率维持偏强运行。

不过,也有谨慎观点指出,当前债市已在较大程度上透支了未来的货币宽松预期。即使二季度降息降准落地,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走低的空间也不大。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